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湖里要闻
小区律师在身边 服务群众“零距离”
湖里区司法局助力打造小区治理“升级版”,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发布日期: 2019-08-26 09:58

  

  湖里区小区律师工作座谈会现场。

  

  村里社区举行百姓法治讲堂。

  

  小区律师进社区开展法治宣传。

  把法律知识送进千家万户,把法律服务带到居民身边——他们就是湖里区的小区律师!湖里区司法局创新探索推行律师进小区服务,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在湖里,“律师进社区”早已不是陌生概念。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该区55个社区已全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小区律师。在此基础上,湖里区司法局通过完善服务定时、定点、定制机制,明确小区律师聘任资格、基本职责考评内容,推动律师下沉小区服务居民,担当起普法员、调解员、培训员、联络员四种角色。

  据悉,截至今年,湖里区55个社区已全部聘请法律顾问并兼任小区律师,创建了16个小区律师示范点,在396个小区实现全覆盖。针对东部拆迁安置片区内小区、老工业园区范围内小区、外来人口为主的小区、纯居民聚居型小区、西部旧村改造提升型小区、台胞聚居小区六类小区,还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法律服务。

  角色1

  普法员

  巧宣传,小区法治氛围浓厚

  “赡养法,有规定,尊老人,敬父母,是美德,虐老人,道德坏,法不容。”走进金山小区,朗朗上口的普法三字经,被居民广为传唱;占地300平方米的法治文化苑,遍布着法律问答、法治案例、法治漫画语等形式的法律知识,小区里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法制氛围……

  以金山小区为代表,湖里区普法氛围浓厚,小区律师功不可没,他们化身基层普法的宣讲员、培训员,通过书面、口头、电话、电邮、微信等方式,为小区居民、业委会等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举办了一系列法律知识讲座。

  “业主擅自改变房屋的性质是否违法?小区公共建筑是属于开发商所有还是业主集体所有?”不久前,小区律师黄丽珠就为兴隆社区辖区的小区物业、业委会负责人、小区党支部书记和小区秘书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程。课程围绕新《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讲解,通俗易懂,贴近民生。

  “小区律师普法工作做得十分及时,内容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兴隆社区台胞李先生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不少台胞对大陆法律在认知上存在误区,“知道了这些法律知识,就能让我们能更好地在湖里生活。”

  如今,法律服务正不断向小区延伸。走进学校、企业,开展反家暴、防诈骗等讲座……小区律师提供的一系列“订制式”法律服务,使得法律知识深入人心。此外,小区律师推动“以案释法”宣传活动在湖里区火热开展,由小区律师参与审核编印的89个原创案例7本以案释法普法丛书本广受欢迎。

  今年上半年,湖里各小区律师已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讲座活动108场次,提供法律咨询1108人次,参与推进了基层群众自治管理、科学管理和依法管理。

  角色2

  调解员

  促和谐,让矛盾纠纷不出小区

  “感谢法律,感谢律师,为我做了主。”不久前,村里小区律师叶宝荣帮社区居民小陈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问题。结婚多年,小陈曾遭受丈夫小李家暴,心中苦闷的她只好求助社区。叶宝荣及工作人员耐心听她诉说,随后前往其家里劝说她的丈夫,告知家暴的法律后果。经过叶宝荣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的释法说理,小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承诺不再对小陈实施家暴。

  如今,像叶宝荣这样的小区律师,已经深入湖里小区,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他们担当起调解员的重要角色,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

  在东部旧村整村改造的现场,小区律师“调解员”的身份同样引人瞩目。就在不久前,10多名居民跑进高林—金林片区指挥部法律服务工作站,声称指挥部遗漏登记了产权所有人,要求给个说法。小区律师、退休法官王金波耐心地为大家讲明法律关系,同时讲透了走法律程序的各种结果,在法、理、情的结合下,最终让各方达成了和解。“王法官的及时介入,不仅提高了征收效率,还维系住了当事人的亲情。”说起这件事,不管是指挥部工作人员还是当地居民,都为王金波点赞。

  深入打造特区版“枫桥经验”,“调解员”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湖里区司法局按照分类施策、快速响应、精准处置的方法,在居民小组和住宅小区均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用身边人调解身边事。小区律师随叫随到,他们及时参与案件的处理,提出专业的法律意见;由律师、专职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组成的调解专家库则积极地引导当事人,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

  小区律师调解可谓硕果累累。兴华小区律师参与调解装修工人滑倒骨折索赔纠纷、恶意拖欠借款纠纷;马垅小区律师调解外嫁女儿对父母房产继承权的纠纷……仅今年上半年,小区律师就协助社区处理调解、信访、群体案件等142起,让矛盾纠纷能够早发现、早调处、早解决。

  开拓“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思路,如今更有制度上的保障。2017年,湖里区司法局与相关律师事务所签订协议,引入“律师包案”制,吸纳律师参与重大纠纷的调处。至今,专业律师已助力化解专业性强的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至少9件。

  角色3

  培训员

  搭平台,按需制定培训课程

  今年暑期期间,在湖里社区的一场暑期青少年“百姓法治讲堂”上,活动场所里坐满了孩子。讲台上,小区律师曾霞正在以反对家庭暴力为主题讲解法律知识,台下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不仅孩子们爱听,台下也有不少社区工作者和家长在认真听讲,记着笔记。“真心给咱们小区律师点赞,把法律常识送到居民身边,让大家知道工作生活中遇到这类情况该怎么办。”一位参与法律知识培训的家长如是说。在小区律师曾霞看来,通过小区律师强化法律培训,可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甚至犯罪的苗头。

  在湖里区,每个社区的情况都各有特点,曾霞就是根据湖里社区青少年的需求来制定培训课程。而在村里社区这样老年人多、外来人员多、企业多的“三多”社区,建立一个集中培训、解决群众的法律服务事项的“根据地”就更有效果。

  如此一来,村里社区“村里人”公共法律服务站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湖里区司法局党总支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在村里社区居委会设立了综合型公共法律服务点。在这里,小区律师叶宝荣可以定时定点“上岗”,定期到社区开展法律咨询并举办法治讲座。如今,这个便民服务基地正成为湖里区司法局为民服务的特色品牌,让法律培训、法律宣传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

  有了贴近群众的法律培训阵地,小区律师得以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拳脚。在去年湖里区社区组织换届选举过程中,湖里区所有小区律师集体行动,与区扫黑办、区民政局等11个部门、2名以上人员组成法治宣传队伍,深入湖里、高殿、五通等18个社区开展为期两周的重点区域宣传、培训。每名小区律师每月至少开展2次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辅导等活动,并结合日常律师值班、咨询或者讲座等形式全程参与服务保障换届选举,开展相关培训、教育。正是在他们的参与努力下,湖里区在全市率先以“两个100%”全面完成了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让小区工作人员更有“专业范”,小区律师还会对小区业委会、物业等人开展业务培训,通过以会代训、经验交流、旁听庭审、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方式,提升小区工作者运用法律的能力。

  角色4

  联络员

  搭桥梁,建立畅通沟通渠道

  小区律师许燕贞已经在徐厝社区服务两年多,居民都称她是“最美律师”。她所服务的社区就在湖里老工业区,辖区不仅老旧小区多,企业更多,有1800多家。不同特点决定了社区在法律服务方面的不同需求,许燕贞不仅会及时为企业提供关于企业运营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咨询,还会定期走进企业,开展法律宣讲,将服务主动送上门。

  在许燕贞看来,自己更重要的身份则是政府、社区、小区、居民和企业员工之间的“联络员”。“不同群体之间难免产生矛盾,我作为小区律师能从法律层面介入,建立沟通渠道。”不久前,某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与附近居民发生了矛盾,许燕贞及时介入,为政、企、民多方间传递信息,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小区律师充当“联络员”,在政府部门和居民群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让群众了解政府意图、让政府倾听群众声音。随着湖里区东部旧村整村改造如火如荼开展,这样的沟通每天都在进行,直接关系着湖里区中心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去年,区司法局先行编印“以案释法”普法丛书之《土地房屋征收篇》,收录17个典型案例,介绍了14部土地房屋征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久前,湖里区司法局又收集编撰了13个本市近年来的土地房屋征收真实案例,其中有5个来自湖里辖区。小区律师带着这些“法律宝典”参与到征迁工作进程中,解开被征迁居民心中的疑虑,让商谈变得更加顺利。

  而对于更多湖里区的群众来说,还有一位24小时在线的“智能律师”随时待命,为他们全天候服务。近期,湖里区司法局法律微信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上万名专业律师24小时在线为群众答疑解惑,市民和企业在平台上提出的法律咨询问题,十分钟内就可以得到答复。

  链接

  小区律师

  “三定”服务机制

  ●服务定时:

  小区律师每个月至少到社区服务两个半天(不少于8个小时),每个季度至少举办1次法治讲座。

  ●服务定点:

  各社区为小区律师提供固定的工作场所,设立独立办公室或合署办公。

  ●服务定制:

  制定了小区律师工作台账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由湖里区司法局统一印制《小区律师工作日志》,要求小区律师认真填写提供法律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和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