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以“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倡导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助力文明创建再提升
2020-08-27 00:00来源:厦门日报
市民正在文化市集上体验传统香道,感受香文化。(本报记者 蔡绵绵 摄)
湖里区举办七夕文化活动。 (区委文明办 供图)
文化市集韵味十足,家风讲座弘扬美德——刚刚过去的七夕佳节,“爱满湖里 文采七夕”文化活动在仙岳书院举办。这是一场融合了香道、茶艺、花道、汉服、民乐、书法、晒书、猜谜、诗词等文化元素的精彩活动,吸引了上千名市民游客前来参与互动体验。
今年以来,湖里区以2020“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为载体,以融入节庆民俗的方式,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教行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树立新风。响应中央号召、紧跟时代要求,该区更是在第一时间发出“文明餐桌 从我做起”的倡议,让文明之花在餐桌“绽放”,助力文明创建再提升。
本报记者 叶舒扬
通讯员 张舒黎
节日熏陶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
白天,大批书迷齐聚仙岳山上的仙岳书院。“七月七,曝经书及衣裳”,他们纷纷拿出自己最爱或最近读的一本书,给这些“人类进步的阶梯”晒晒日光浴。不仅“晒书籍”,还要“晒思想,沐家风”——“湖里区委文明办家风模范分享会”在这里同期举行,人们静下心来聆听好故事、学习好家风,在传统节日的潜移默化中感受家风家训的传承,感悟家庭教育的启迪。
入夜,“双星祭祀与文化会演”更是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拜魁星、祭七娘、着汉服、念祝词,祭典仪式古朴而庄重,人们将最美好的生活祈愿寄托于仪式,表达对向上向善生活的真诚追求;文化市集上,用古诗词“穿针引线”,市民现场体验茶道、花艺、美乐……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呈现。
没有灯红酒绿、无关纸醉金迷,这是属于湖里区广大群众的七夕文化活动,既是一次熏陶,更带来了升华。“七夕节的主基调,应当围绕爱情忠贞、家庭幸福、夫妻平等主题,引导人们追求爱情美满、家庭和睦的美好生活。”湖里区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各街道、社区还在七夕当天积极开展以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讲堂、家风家训、道德模范事迹宣讲活动,举办特色交友联谊活动,并倡议“树立文明节俭婚俗新风”。
文明创建新风尚,远不止七夕。今年,以“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为依托,湖里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命脉、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文化自信的深远力量。
清明节,湖里区面向全区发布倡议书,提倡“平安清明,文明祭扫”,点亮一份“云思念”;端午节,全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引导市民体验、传承传统文化。“每一次传统节日,都是湖里区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移风易俗、建设‘爱心厦门’的好时机。”区委文明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移风易俗
引领弘扬生活新风尚
号召湖里区广大居民群众通过厦门“云祭园”参与“云祭扫”“网上祭英烈”行动;进行爱国卫生运动科普和防疫主题宣教文明新风传播……今年清明节前后,在区委文明办的号召牵头下,湖里区广大群众选择用更加安全文明的方式来寄托哀思,缅怀先烈。
围绕重大节庆日,湖里区深化“我们的节日”“和谐邻里节”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等活动。无论是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巡讲活动,引导人们崇德向善,树立新风;还是组织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主题活动,注重宣传好以文明家庭为代表的家风故事,培育道德正能量,都体现了湖里区委文明办引导广大群众自觉践行绿色生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不懈努力。
湖里各街道、各社区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优势,组织移风易俗志愿者、红白理事会成员走家入户,认真抓好摸底排查工作,耐心细致宣讲形势和政策,向居民群众倡导移风易俗新理念。结合疫情防控,全区已引导从快从简办理丧事180余起,制止、劝导或主动放弃不办其他喜庆事项120余起。
厉行节约
文明用餐之风深入人心
践行移风易俗理念,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符合时代要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日前,湖里区第一时间向全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发出“文明餐桌 从我做起”倡议,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理性消费,摒弃“爱面子”“讲排场”陋习;光盘行动,用餐点菜要适量,剩菜打包带回家;文明用餐,使用公勺公筷,垃圾分类要记住;健康生活,科学搭配饮食,做到不偏食不挑食;共同营造,厉行勤俭节约,你我随时要做到——以这五条倡议为蓝本,湖里区委文明办精心创作了5张“文明湖里”海报和9张闽南语海报,呼吁厉行勤俭节约,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被广为转发。在区委文明办的推动下,理性消费、餐餐“光盘”、文明用餐、健康生活已不是一两句口号,正逐渐成为百万湖里群众“日行而不觉”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