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解读回应 > 回应关切
湖里区2025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举办,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发布日期: 2025-08-28 10:25   来源:厦门日报

湖里区2025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现场,参赛成员合影留念。  (湖里区委社会工作部 供图)

  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尽人间至暖。昨日下午,湖里区2025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湖里区文旅中心举行。16个志愿服务项目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展现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深刻实践。

  以赛促建、以赛促优,湖里区持续挖掘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社会需求,深度融入百姓生活。

  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真实的社会需求。近年来,湖里区志愿服务从“活动式”向“项目化”转变,发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优势,加强对志愿者的系统培训和专业指导,让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相匹配,树立志愿服务榜样,营造全民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让生活在湖里的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赛促建 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决赛现场,台下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每一次挺身而出的担当。

  有的团队聚焦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多个维度开展暖“新”志愿服务;有的团队以失独家庭心理慰藉为核心,让这些家庭重获希望;有的则通过“志愿+应急”模式提升基层自救互救能力……在路演现场,各团队讲述了一桩桩暖心故事,展现了志愿服务的创新理念、扎实成效与社会价值。

  “我们不只是来比赛的,更是来学习、来交流、来成长的。”枋湖南社区南厝馆长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江芬说。这场大赛,真正成了志愿服务组织展示、交流、赋能的重要平台。

  以“党建红心聚合力,志愿匠心促发展”为主题,本届比赛最大亮点,不仅在于决赛现场的精彩呈现,更体现在全程化、系统化的培育机制。

  8月中旬,主办方组织专家评审组对入围项目开展了实地走访,通过查阅服务记录、访谈受益对象、与团队骨干座谈,深入核实项目运行情况。针对入围决赛的项目,主办方还开展了线下集中培训与高级社工师一对一线上督导,从项目设计、路演表达、资源对接等多个维度提升团队综合能力。

  比赛不是终点,而是基层治理经验的孵化器。湖里区委社会工作部介绍,对于未进入决赛但具有潜力的项目,将于9月推出“赋能成长计划”专题培训,围绕项目可持续性、服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等方面开展系统辅导,真正实现“以赛促建、以赛提质”的办赛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赛事,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打造出一批可复制、有实效、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让志愿精神在湖里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湖里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

  薪火相传 绘就志愿服务新图景

  每隔一段时间,湖里区江头街道特殊人群关爱服务管理工作站就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和志愿“妈妈”坐下来聊聊近况、唠唠家常。园山社区“禁毒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经过17年的发展,已从当初的8人成长为现在135人的队伍,帮扶3350余人次,帮助92人成功戒毒。“让人感动的是,这支队伍近三分之一是回归社会的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属。”江头街道园山社区党委书记萧娜芬说。

  而在厦门邮轮中心,一年365天都能看到一群“橄榄绿”的身影忙前忙后,协助来厦游客办理临时身份证、领取乘船码、寻找遗失物品等。厦门邮轮中心老兵志愿服务队自2022年成立,参与志愿服务人数5000多人次,服务游客60多万人次,收到感谢信30多封。有游客将他们的故事拍成视频传到网上,点击量达到530多万,“网友都说厦门很有爱,我们也很自豪。”队长杨锦辉说。

  多年来,湖里区持续涌现一批又一批志愿服务榜样——“全国最美志愿者”赵亚娟,20年如一日扎根社区,温暖了无数孤寡老人;荣获“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的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四年来组织2000余人次无偿献血60多万毫升,帮助病患上千名;金安社区作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通过“时间银行”机制,将志愿服务转化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榜样的力量也让志愿服务在湖里蔚然成风、志愿精神代代相传。湖里区现有近10万名注册志愿者,其中超过65%是15岁到45岁的青年力量,31%是46岁以上的银龄骨干,大家用400万小时的服务时长,在684支队伍、22932个项目中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从社区驿站到医院、交通场站等70个志愿服务站,构建起湖里“15分钟志愿服务圈”。

  今年,湖里区海天等4个社区分别入选中央和省委、市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7月,殿前街道嘉福社区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湖里区2025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名单

  金奖:

  军魂润苗护苗成长——鹭岛老兵少年军校成长陪伴项目

  银奖:

  南厝馆长——枋湖南社区空间主理人志愿服务项目

  “新”火相传——特区文化暖“新”志愿服务项目

  铜奖:

  “兵”至如归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项目

  知心造“味”——失独家庭互助志愿服务项目

  护湾不溺——五缘湾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