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湖里 > 民俗文化 > 传统习俗
服饰习俗
发布日期: 2021-09-10 09:52

  一、服装

  民国时期,男性农民穿的便服是布纽扣的“对襟仔”衫,其他职业的以长衫、马褂为主,少数人 穿中山装、西装;女性多是前面单襟布纽扣扣左边的“大柁衫”或长裙,少数人穿旗袍。裤以裤管宽 大的汉装裤为主,有很高的裤腰,用布带子系腰。婴儿穿有布带子的“和尚衫”,稍大一些穿“开脚仓 裤”(开裆裤),出门披黑白相间的“花披”。一般布料为斜纹布、咔叽布等,灯芯绒、哗叽、呢被视为 高档的衣料。渔民穿用薯莨汁或龙眼树皮、相思树皮熬的汁染成浅棕色的衣裤,耐海水也耐脏,称 “薯莨仔衫裤”。

  20世纪50年代后,流行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但农村妇女还是穿“大柁衫”居多。裤逐渐改 为系皮带的“洋装裤”,男性开裆在正中,女性开裆在右侧。

  60年代初期物资供应紧张,将再生布染成蓝色做被单,称“棉被纱”,甚至用化肥包装袋做成的衣 裤。小孩有穿前后片用2条大手帕缝成的无袖衣。

  “文化大革命”时期流行草绿色军装。

  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多数人还都打赤脚下地、上街、上学。过年过节、做客才穿鞋,穿纳底的 布鞋、球鞋或胶鞋俗称“万里鞋”,少有穿皮鞋的。农民拉车、走远路穿麻、草混编的或者用废轮胎皮改的草鞋。晚上和雨天穿木头做的“木屐”。讲究的木屐还上油漆、描花。一到晚上,到处都是木屐的声响。农民戴竹编的斗笠,一种是轻便透气的“甲笸笠”,只能遮阳;一种是夹有竹叶、棕絮的斗笠, 遮阳遮雨都行。雨天戴直径较大的“大笠”,穿“棕蓑”,也戴白色塑料的硬檐盔帽,俗称“白叩”。

  20世纪70年代后,“的确良”、“涤卡”等化学纤维布料和“海绵”拖鞋、塑料鞋等盛行一时。90 年代开始,社会又崇尚丝、棉、羊毛等天然纺织品。

  改革开放后流行过工作服、西装、茄克衣、风衣、运动衣、牛仔服、T恤等。穿戴呈时装化和个性 化的趋势。不管穿什么样的衣服都忌反穿,因为会联想到为死去的人“套衫”。

  二、饰物

  年轻女子在头上别有黑色的发夹或者彩色的发夹。已婚的女姓会把头发梳成发髻,插上银的发簪,有的发簪上还垂着链子系着坠子。上了年纪的会用黑色的网兜兜住发髻,插上银的发簪,再别上角质或 金、银制成的精致的小篦子。逢上节日或者喜事,则插上一对用红缎和金丝扎成的“春花”,有钱人家 还插上用珍珠和彩色珠子串成的“珠花”或者“珠凤”。操办丧事的人家一般会准备春花,在丧事办完 的时候发给参与女人,叫着“插红”,以示驱除不吉利。丧家女人则头插白色或浅蓝色的布花。

  本地把耳环和戒指称为“耳勾”、“手子”。年轻女子戴的“耳勾”多是有小垂链的,年长女子的 “耳勾”大都镶有珍珠或玉石。多数女子戴圆箍形的戒指,俗称“斗箍”戒指。

  乡村妇人在春夏季会在发髻上插茉莉花、玉兰花。玉兰花有单朵的,也有用细竹篾穿成一排,再插到发髻上。

  当地风沙较大,出门或下地干活的妇女都会包上四方形的带有流苏的布头巾,或者用毛巾扎在头上 代替头巾。冬天则用长围巾包在头上。上年纪的妇女出门,会在“大柁衫”的对襟上别着手巾,既可 净手净脸,也作为装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