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湖里要闻
从工业老厂房到文化新地标
发布日期: 2025-04-27 08:39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历史地段将工业建筑与文创产业结合,重塑城区新活力

  

  联发华美空间蝴蝶阶梯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本报记者 黄晓珍 摄)

  

  

  不久前,第17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在华美空间启幕,吸引来不少市民游客。(湖里区 供图)

  本报记者 陆晓凤 庄筱婧

  在厦门岛西部,有一个新潮的文创街区——原湖里老工业区所在地。

  湖里老工业区作为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凭着闯劲,先行先试,率先引进台资、侨资、外资,曾是特区早期快速发展十年的重点建设区域。它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缩影,也是特区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地,对厦门经济特区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厦门现代化工业建设的排头兵,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缩影。它是厦门工业建筑与文创结合的创新实践地,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典型,目前已被推荐为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历史地段。近几年,在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推动下,湖里老工业区“腾笼换凤”,老厂房通过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工厂”到“创意”的跨越,蜕变成了文创园区,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1.0阶段 工厂

  筑巢引凤

  众多中外企业

  在湖里投资设厂

  站在位于湖里区兴隆路23号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的小楼前,墙面上“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的牌子在晨光中泛着微光。这座纪念馆是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周年之际,由特区管委会综合办公楼旧址改建而成的。

  1980年国务院批准建设厦门经济特区后,厦门经济特区经历起步、快速发展、结构转型与升级、全面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四个阶段。

  走进“厦门经济特区开创阶段”展馆,手绘规划图、泛黄的文件仍陈列在展柜中,仿佛凝固了当年的瞬间——改革开放之初,厦门抓住机遇,发出了特区经济建设的第一声炮响。

  20世纪80年代,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之初,湖里区以工业兴区、实业强区为发展方向,“筑巢引凤”吸引众多中外企业在这里投资设厂,形成了厦门最初的工业集聚区,也就是湖里老工业区。

  湖里老工业区建设了建筑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明显改善厦门的投资环境,掀起台资、侨资、外资的投资热潮,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外向型发展格局。湖里老工业区引进华美卷烟厂、印华地砖厂等多家外资企业,孕育出了金龙、厦华、厦顺、金鹭等一大批厦门市重点工业企业,对厦门制造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1990年,湖里区完成工业产值20多亿元,占全市的三分之一。

  展馆里,一幅幅照片、一份份文件记录着当年特区腾飞的每一个令人欣喜的瞬间:1984年7月4日,福建省首家外商投资企业印华地砖厂引进德国汉堡地砖隧道窑生产线安装完毕,顺利投产;1985年12月19日,厦门市首家与香港合资的企业厦门华侨电子有限公司,在湖里大道刚建成的几座厂房投产;1986年9月1日,厦门市首家中美合资企业、中国烟草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厦门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2.0阶段 创意

  腾笼换凤

  老工业区产业加速转型

  变身文创园区

  20多年来,不少传统制造业企业陆续迁往岛外,湖里老工业区一度沉寂。随着新的城市定位、区域划分、产业布局调整,“腾笼换凤”、产业转型,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命题。特区发祥地再次抓住了机遇,创新性地将厦门工业建筑与文创产业结合。

  位于湖里区华昌路的联发东南天地,由原来的东南铝业旧厂房改造而来,目前已汇聚了自娱自乐、楷泉影像等知名影视商企。从承载特区工业经济的工厂,到以影视化为主题的综合文创园,联发东南天地的华丽蜕变,是湖里老工业区转型的一个缩影。

  2016年,湖里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的工业核心区内,规划建设占地1.35平方公里的“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

  目前,“特区·1980”创意产业园已形成联发东南天地、华美空间、文创口岸、海峡建筑设计园、海西工业设计中心、两岸客家文创基地等6个相对成熟的主题园区。在联发华美空间,由老式厂房改造的咖啡屋“锅炉咖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打卡。咖啡店设计风格充满了工业风与年代感,还是电视剧《开端》的取景地。“门店的空间很大,在这里用餐、喝咖啡,有种身在影视剧里的感觉。”来自安徽的陈女士和好友在合影留念之余,也沉浸在咖啡带来的恬静与休闲中。

  湖里老工业区通过“优二进三、腾笼换凤”策略,实现了从传统制造业向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研发设计等业态的转变。

  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空间,正以创造性转化实现从“工厂”到“创意”的跨越——园区联动入驻企业和艺术界知名人士,特别是2019年以来,园区持续开展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如时尚展演、文艺沙龙、创意选秀、群众性艺术表演、设计师讲坛等,成为流动的艺术舞台。2023年福建省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授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主要外景点中,联发华美空间与联发东南天地入选。其中,联发华美空间的蝴蝶阶梯、时光西轴、B1停车场与联发东南天地的涂鸦前广场、集装箱街区成为影视剧热门取景地。2024年园区继续迎来“新鲜血液”,大批音乐厂牌、头部公司、首店入驻。

  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历史地段以独具特色的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的融合,正重塑城区新活力,以空间再生驱动城市能级跃升。

  1980年7月

  国务院批准厦门岛西北部禾山乡湖里大队划出2.5平方公里土地建设厦门经济特区。

  1981年10月15日

  湖里出口加工区丘陵上的一声炮响,拉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

  2016年

  湖里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厦门经济特区发祥地的工业核心区内,规划建设占地1.35平方公里的“特区·1980”湖里创意产业园。

  2023年

  福建省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授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主要外景点中,联发华美空间与联发东南天地入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