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落实《厦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综合管理名录》实施,湖里生态环境局在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三项制度深度融合和衔接试点的基础上,拓展全链闭环的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机制,全面落细落实排污许可管理要求,全要素推进排污许可管理。
一、精准管理,排污许可靶向升级。一是精确筛分名录。紧密围绕全国首部环评与排污许可综合管理名录政策导向,对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要求,确定排污许可类别中提级和降级的行业,精确筛分39类行业实行排污许可提级管理。二是精心跟踪指导。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提级行业清单,核实辖区内765家排污登记企业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信息、原辅材料使用信息等登记内容,筛选排污许可管理方式由登记管理变为简化或重点管理的企业约70家,结合现场核查,开展“一对一”指导,提示企业办理或调整排污许可证,推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三是精细要素管理。细化落实《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通过行业分类,锁定涉工业噪声等新增环境要素的企业信息,精细实施管理,逐一提示企业更新排污许可证,积极推动25家企业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二、服务赋能,护航企业更新发展。一是开展“一体化”解读。组织辖区31家环评技术单位参加环评与排污许可培训。线上线下联动开展《综合名录》解读,根据企业需求量身打造环评到排污许可的一体化解读内容,为企业答疑解惑45家次,指导企业根据生产经营变动,科学变更排污许可登载内容,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措施,实现高效稳定运营。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企业实施“一站式”许可证核发指导,组织技术单位同步核对74项技术文件,围绕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情况、生产工艺等要素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指导企业精准填报,帮扶企业按证排污。三是落实“一次性”办结。开通线上线下申请服务渠道,充分压缩内部流转时限,实施排污许可证即来即办,《综合名录》实施以来,排污许可证帮扶指导企业13家,为企业节约审批时限100个工作日。
三、优化监管,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环境日、宪法日等活动,深入相关工业园区开展《综合名录》宣传,详细解读内容和实施要点,帮助企业掌握综合名录管理要求。二是聚焦重点领域。聚焦本辖区电子器件制造、航空航天器维修、医院等重点发展行业实施监督管理,通过自行监测、排污口设置、环保设施台账记录、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等方面开展指导,《综合名录》实施以来共计指导企业75家,帮扶企业落实绿色发展措施。三是优化监督管理。推广“监督+服务”模式,制定落实检查计划,推行柔性执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重点排污单位加强环境问题隐患预警和远程帮扶指导,助力企业及时解决环境管理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