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为贯彻落实中共厦门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决策部署,依据《厦门市包容普惠创新专项提升实施方案》(厦委办发〔2021〕18号)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任务
本方案重点聚焦自然生态、城市文明、平安稳定、公共设施、产业链完备程度等领域,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范围期限
2021年起
四、主要内容
(一)构建要素便利流动的发展环境。包括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水平和完善资金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
(二)坚持创新驱动的产业导向。包括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等方面内容。
(三)打造安居乐业的城市空间。包括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和持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等方面内容。
(四)创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包括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化、推动体育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医疗保障养老服务水平和建设文明城区等方面内容。
(五)促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包括强化法治环境的基础保障和建设规范高效的司法体系等方面内容。
五、保障措施
包容普惠创新是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按照职责分工,结合各自实际,按照任务项目化的要求,加强组织实施和跨领域、跨部门统筹协调。
六、关键词诠释
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包括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
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创新驱动: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集约的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
七、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黄汉杰 联系电话:0592-572246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