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减轻地质灾害风险为主线,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目的,聚焦“隐患在哪里”“结构是什么”“什么时候发生”等关键问题,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化,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里作出贡献。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制定并执行《湖里区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目标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5年,健全完善以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为主线的综合防治体系,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和防御工程标准,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
三、范围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
四、主要内容
在“十四五”期间,湖里区将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环节,分类施策进行针对性防治。主要目标包括:
(一)提升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能力,通过详细调查和评价,掌握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风险动态变化情况。
(二)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借助市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高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
(三)推进综合治理部署,优先处理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四)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探索实行“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管控地质灾害风险。
(五)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人才队伍建设和智慧防灾建设,不断提高智慧防灾减灾水平。
五、创新内容
在严格贯彻实施上级文件的同时,利用厦门市湖里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成果资料,在地质灾害风险区、防治区的评价划分过程中,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内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将全区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情况作为依据之一。
六、关键词诠释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地质灾害风险:在一定区域和时期内,各类承灾体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
地质灾害易发区:具有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
七、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联系人:张子鹏
联系电话:0592-595276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