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里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5-02-11 00:0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15年2月11日在湖里区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张毅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湖里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全区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围绕“美丽厦门·创新湖里”目标定位,致力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9.8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0.7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155.2亿元,增长15.5%,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1.1亿元,增长2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4.5亿元,增长1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5亿元,增长33.9%;合同利用外资3542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113万美元,引进内资744.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83元,增长5.5%;节能减排各项指标顺利完成。荣获“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首批“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2014年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转型持续深入

  优二进三稳步推进。强化经济运行预警促进机制,出台《湖里区促进工业增长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及时兑现各项扶持奖励2.02亿元,工业经济逐月趋好。电子及通信设备、航空工业、纺织服装等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0%。新增省著名商标12个,市著名商标13个。获评全省首个出口电光源及灯具质量安全示范区。促进传统工业企业有序外迁,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如期开工,一期启动区8.2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主体封顶,300多家企业入园考察。加快老工业区成片改造提升,完成219个“三旧”改造项目建筑物调查摸底,推进14个项目获得市政府批复,其中莲湖大厦、华信石油、名鞋库等项目正办理前期手续;启动湖里老工业区、枋湖工业园等6个片区前期工作,龙头山片区改造进入实施阶段。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投入500多万元举办2014湖里购物节“汽车圆梦季”等系列主题活动,修订《湖里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实施办法》,主办第五届“鼓浪听涛”网络零售发展高峰论坛,协办首届国家级电商产业链(厦门)发展论坛,新注册电商企业1129家,增长657.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全力打造东部等总部集聚区,跟踪对接12个拟设立总部的大型民企项目,现有总部亿元楼宇15幢,实现税收总收入47亿元。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和股权交易,好利来已上市发行,鹭燕药业等4家企业已获证监会受理,900余家企业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顺利挂牌。

  产业引导成效明显。积极抢抓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契机,加强与两港两区的产业联动,增加财税收入,实现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量8亿元,对全市增量的贡献率居各区之首。出台促进湖里高新技术园、两岸金融中心、湖里老工业区文创园、工业企业搬迁等园区招商和产业引导政策,一园一策、一企一策促进产业集聚。高新技术园新入驻软件信息等企业310家,长城宽带、新加坡NCS集团等在谈服务业项目70个。两岸金融中心A组团国贸金融等10个出让在建项目进展顺利,英蓝集团顺利挂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复星集团等项目意向入驻启动区。推动联发华美文创园改造、海峡文创园建成运营。厦门古玩城入驻文创企业70多家,其中13家企业入选厦门市重点文化企业。厦门国际邮轮母港招商步伐加快,招商局集团、美高梅集团等邮轮配套产业加速聚集。投入科技扶持资金1482万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达233家,占全市28.4%。内外资企业投资踊跃,新引进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954个,注册资本约457.5亿元,其中厦门民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30亿元,SM商业城增资7600万美元,香港大东方项目注册5155万美元,台湾欣龙德斥资4800万美元建设龙邦医院,辽海港联、翊天泰两家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近4000万美元。全面落实商事登记改革,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19003户,增长107.0%。

  (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完善项目调度制度,落实区领导挂钩联系责任制,全力推进143个重点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创历史新高,总量和增幅均位居全市各区第一。51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3.9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闽南古镇、高崎机场T4航站楼、航空港现代冷链物流中心、轨道交通1号线(湖里段)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海峡收藏品交易中心、五缘湾游艇综合体等6个市级重大项目按序时推进。落实“大包干”政策,理顺征地拆迁资金体制,将打击“两违”与征地拆迁相结合,统筹推进56个征地拆迁项目,实施乌石浦60号、十六冶原宿舍楼强制拆除行动,完成征地813.5亩、拆迁73.6万平方米,拆迁总量位列全市首位。轨道交通1号线(湖里段)征收项目被省住建厅认定为“2014年度全省和谐征收示范项目”。美仑花园一期等3个安置房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金福缘新城安置房返迁工作基本完成。

  (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投入教育经费10.7亿元,积极创建全省“教育强区”。以全省16个受检区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区评估验收。厦门三中成为省一级达标校。新建、扩建6所中小学校,开办7所公办幼儿园,新增中小学学位6360个、幼儿学位2160个,接收6258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新聘教师212名,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16名,培养省骨干校长4名、省学科带头人9名。完善民办中小学办学绩效评估和集体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启动家长素质提升工程。

  文体事业不断发展。高标准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评。大力培育打造“幸福广场秀”示范点,成功举办元宵民俗文化节、福德文化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城市诵读节、“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等品牌活动和“激情五缘湾”系列活动,圆满完成厦门马拉松赛相关保障任务,全区文体活动突破1000场次。建成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促成5个两岸乡镇对接项目。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7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上古文化园、惠和石文化园获评3A级景区,闽南古镇妈祖文化中心项目建成。

  健康服务不断改善。配合推进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弘爱医院筹建和厦门眼科中心扩建,协助市儿童医院投入运营,与市第一医院合作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辖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不断改善。人口计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2.6%。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行医案件26件、无证行医案件19件、“两非”案件26件,取缔无证行医窝点38处。

  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投入6218万元建设、改造14条市政道路,其中枋湖中路、蔡坑路、蔡塘学校东侧道路基本完工。投入4000万元建设蔡塘学校、双十中学枋湖校区停车场,积极推进高殿社区停车楼建设。新建并投入使用13座公厕、3座二合一环卫设施,完成6座清洁楼改造。实施12处地质灾害点整治建设。强化市政设施维护管理,投入500万元对6个“村改居”社区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投入1000万元推进环卫体制改革,完成新一轮环卫招标工作,推动作业模式市场化、专业化。

  大力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投入1700多万元实施长虹路、金泰路等8个路段及儿童医院周边绿化提升,投入8000万元完成埭辽水库清淤和环湖景观整治,投入1400万元对湖边水库进行绿化提升、步游道修复改造,完成康乐湖污水截流、清淤改造提升。实施殿前片区飞机航道下屋顶绿化工程,完成东荣、康泰等10个社区绿化提升改造及1300户居民阳台垂直绿化。投入2000万元改造仙岳山公园休闲步行道及绿化景观,完成薛岭山公园北入口登山道及景观亭主体施工。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改造。

  (五)社会治理不断创新

  创新城区综合管理。构建“大城管”格局,研究制定《湖里区城市综合管理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成立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基本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平台。推行占道经营网格化管理,持续开展常态化的占道经营专项整治,纠正占道经营15.3万起。开展“两违”综合治理行动,继续保持非法占地建设“零形成”的良好局面,查处“两违”59处,拆除“两违”面积47.3万平方米,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两违”综合治理工作第一名。积极对接东渡客运码头、五通海峡旅游服务中心启用和轨道交通建设、仙岳路立交改造,强化交通组织、城区管理和综合保障。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探索“一核多元”社区治理体系,推进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工作。通过“以奖代补”模式,完成马垅、蔡塘、祥店、安兜等社区改造提升,基本完成康乐新村二期、华昌小区等老旧小区改造。平安和谐社区、诚信文明示范街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兴隆社区成为全市唯一的对台服务示范社区。设立全市首家社会组织服务园,引进恩派(NPI)公益组织机构托管区、街社会组织服务园。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

  (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问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简会议、文件,加强公务车辆管理,全区“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同比减少36.0%。基本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及时做好49件区人大建议、52件区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建议、提案办复率10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0%。深化“勤廉双优”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治庸问责机制的意见》,全面推行“马上就办”,全区共梳理即办事项347项、限时事项571项。建立效能月巡查和专项督查制度,推行绩效评估管理,给予效能问责53人次。积极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扎实开展政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实施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网上审批,建成新的区行政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建成电子监察系统,共有60多个办事窗口进驻,受理200多项事项。加强国资监管,出台区属国有企业薪酬系列管理办法,修订区属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和长效机制。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资金综合节约率15.8%。强化审计、监察监督,努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辖区省、部属、市属单位和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来湖里的投资者和劳动者,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湖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增长进入瓶颈期,受联想移动等龙头企业大幅减产和企业亏损面增大等影响,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后劲不足,与年初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软件信息、文化创意等处于培育发展期,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城区基础设施仍有欠帐,交通微循环等有待完善,综合承载力与中心城区要求还有差距;公共服务的供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随迁子女就学压力仍然较大;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提升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区委七届十三次全会部署,围绕建设“美丽厦门·创新湖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力求好中求快,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致力于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征迁返迁、环境改善、社会治理等“五大攻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宜居宜业新湖里。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0%,财政总收入增长10.4%,区级财政收入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围绕以上目标,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做强支柱产业。用足用活省、市、区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带动存量工业优化,提升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主动对接市十大千亿产业链(群)发展机遇,依托宸鸿科技、戴尔计算机、太古飞机等龙头企业,拓展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促进平板显示、计算机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主动对接机场片区航空工业园区的建设与招商,支持新科宇航等企业增资扩产,积极推动一批新的航空工业配套项目落地,增强航空维修产业市场竞争力。

  做大优势产业。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新投产工业企业的跟踪、监测、分析,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进一步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引导纺织服装、休闲用品等一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智能化水平,促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本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转移传统产业。积极推进安溪经济合作区湖里园建设,力争上半年一期启动区4幢厂房交付使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飞地工业园区宣传推介活动,引导和鼓励传统低效工业产业外迁,推进老工业区厂房成片改造。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出口电光源及灯具示范区建设,加快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壮大提升,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厦门自贸园区建设,主动开展项目对接和对策研究,加快培育发展保税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东部总部集聚区建设,突出大项目的带动辐射效应,力促信达英蓝集团、国际集团、中城建集团、复星集团等一批重点总部项目落地;密切跟踪已建、在建和拟建商务楼宇,用好总部楼宇招商空间,加快引进优质总部和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重点促进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等项目落户;利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平台,成立区投融资协会,建立企业供需发展交流载体。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组建区旅游开发公司,开展项目开发和旅游营销活动;加快五缘湾游艇港、海峡旅游服务中心、五缘湾环湾酒店群等休闲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推动闽南古镇、希尔顿逸林酒店等项目开业;积极促进邮轮母港美高梅集团、招商局集团等项目顺利落地,稳步提升旅游层级。大力提升现代商贸业,继续深入开展湖里购物节活动,提升“三圈”(湖里商圈、江头商圈、东部商圈)整体实力和辐射功能,推动SM城市广场三期、四期开工,加强社区发展用地项目的产业政策引导,努力培植新的商贸增长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持续做好湖里高新技术园二次招商,重点培育引进互联网、软件信息、传媒动漫、电子商务、大数据等新兴产业,打造五缘湾信息港;推动龙头山片区国贸顺承厂区实施改造,打造信息服务产业园;扶持海西电商园、旗山智慧电商园等电商产业集中区加快建成,实施数字家庭、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信息消费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推动华美文创园、海峡收藏品交易中心、华厦时尚(鞋类)设计研发中心等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厦华1号、7号厂房改造前期策划工作。

  (三)加快重点项目攻坚,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加强项目策划引导。抢抓厦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枢纽城市机遇,落实“多规合一”,深入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储备一批重大产业发展和产业招商项目。强化厦门国际邮轮母港、两岸金融中心、社区发展用地等重要发展平台的产业引导,努力实现一个发展平台、一项主导产业、一套扶持政策、一班服务机构。完善招商机制,探索中介招商新模式,出台重大招商项目引荐奖励办法,积极与专业招商机构对接合作,不断提升招商选资水平。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完善落实项目挂钩联系、定期调度、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优化简化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程序,狠抓项目建设进度。配合做好轨道交通和第二西通道、莲岳隧道等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区年度安排的148个主要建设项目,加快海峡旅游服务中心等77个续建项目建设,推动厦航总部大厦等38个项目开工,力争高崎机场三期等33个项目竣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创新征地拆迁机制。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主动对接征地拆迁包干办法,完善安置房建设、管理、安置等制度,实现拆迁、建设、安置有序衔接。重点推进轨道交通、两岸金融中心核心区、新总部经济集聚区等项目征地拆迁,力争推出13幅地块挂牌出让。探索旧村改造新模式,积极争取试点一、二级房地产市场联动开发新机制,完成乌石浦旧村拆迁扫尾工作,启动钟宅旧村改造,加快枋湖—后埔片区以及湖边水库片区旧村改造步伐。推动金林湾B区等安置房建设,完善古地石安置房一期配套设施,组织嘉福花园、金林湾花园A区、马山安置小区等安置房的返迁工作。统筹全区安置房源,积极推动被拆迁户异地安置。

  (四)加快城区环境改善,打造生态宜居湖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湖里高新技术园、五缘湾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建成蔡塘一路、二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完成悦华路、枋湖西路等5条道路部分路段改造。做好市下放市政道路的对接和维护管理工作,改善后埔社区发展中心(一期)、机场T4航站楼、闽南古镇等项目周边路网建设和交通组织。推进仙岳山公园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置环卫设施,建设县后、中埔等3座钢结构清洁楼及厦金湾、江头公园等公厕,改造江头、吕岭等5座清洁楼及华光、薛岭等10座公厕,启动环卫停车场、修车厂及其他配套项目建设。

  实施重点片区提升改造。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区,加快缔元、悦华社区、虎头山、薛岭山等公园建设,完善灯塔公园、埭辽水库公园配套设施。配合开展五缘湾内湾水体综合整治,实施五缘湾片区绿化景观提升及夜景工程。做好全区绿化统筹规划,加强水网、绿地等生态系统建设,持续实施绿化彩化美化工程。推动忠仑公园—湖边水库—五缘湾片区等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

  深化城区综合治理。持续深化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落实“以奖代补”和群众参与机制,推动濠头桥东安置小区、铁路家园、金鸿花园等一批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努力建设宜居环境。深入开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力争环境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天数达到94.0%以上。编制《湖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和《仙岳山公园生态建设规划》,加强生态保护。探索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城市综合管理模式,推行城市综合管理网格化,提升数字城管智能化水平。继续加强“两违”、占道经营、违章停车、油烟噪音扰民、环境卫生保洁等专项联合治理,不断提升城区文明形象。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有效提升民生福祉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深化“教育强区”建设,加大与名校合作力度,继续引进一批名校长、名教师,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高林中心小学等10个迁建、扩建项目和塘边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项目前期工作,开办下忠学校(暂定名)、祥店幼儿园、五缘实验幼儿园,新增中小学学位378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900个。加大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启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推进各街道“幸福广场秀”示范点建设,增设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加快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完善东部片区生鲜超市等便民设施,积极发展社区公交。协调推进弘爱医院、厦门眼科医院、龙邦妇产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等工程建设,启动殿前、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建设,完成五通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站建设。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加快社区发展用地项目建设,力促高林—金林一期等一批项目开工和江村、马垅社区发展中心项目开业,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继续挖掘公益性岗位用于重点人员就业,突出做好被征地农民和海域退养渔民、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增收工作。推广“118”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程经验做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工作,落实各项医疗保险政策,实现辖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全覆盖。扶持发展养老服务业,加强居家养老服务站、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力度。

  促进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消防、燃气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创新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模式,促进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加强基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有效治理“餐桌污染”,全面完成农贸市场活禽档口改造。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两非”整治行动,强化公共卫生监管。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一核多元”、“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积极打造“多元共治”典型社区。依托恩派(NPI)公益组织托管区社会组织服务园,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监管。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优化应急联动和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各位代表!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促转型,真抓实干求发展,上下齐心谋跨越,为加快建设“美丽厦门·创新湖里”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大包干:房屋征收按照事前审核、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不断完善区政府总包干负责的机制,以促进房屋土地征收进度。

  2.两违:违法占地、违法建设。

  3.数字城管: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指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4.一核多元: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一核”)、社区“两新”组织、退休老同志等各类党支部,社区居委会、业委会、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各类自治组织及居民群众(“多元”)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党建模式。

  5.“三公”经费: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6.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7.多规合一: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三个规划实现“一张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林业、市政、水利、海洋等各专项规划,形成全市空间布局“一张图”,划定生态控制区、城市开发边界等,解决多种规划的冲突矛盾。

  8.一线工作法: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做到商谈到一线、审批到一线、协调到一线、监察到一线。

  9.“118”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工程:每个街道至少创建1个劳动关系和谐社区、1条劳动关系和谐街道和8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动员全社会参与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全面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促进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羸、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10.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

  11.多元共治: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站等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功能作用,通过多元主体之间合作、沟通、建立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努力实现社区治理规范化、体系化、现代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