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2-0400-2025-00011
- 备注/文号:厦湖发改函〔2025〕14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发展和改革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09
谢志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第20251013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多次强调其重要意义,为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总书记着重指出,“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营商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清晰指明了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方向。省委书记周祖翼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他着重强调,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勇争先的拼搏劲,加力加速、久久为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凭借营商环境之“优” 来促进经营主体之“强”,谋求高质量发展之“进”,凝聚新福建建设之“势”,助力福建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赢得未来。湖里区委区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视为区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秉持着“保姆式 + 专家化”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3月1日上午,湖里区新企业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的高频诉求,中心整合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各类资源,设置10+3+2服务板块,即窗外事、出海、融资(首贷续贷)、上市、订单(场景)、人才、科创(成果转化)、政策(宣传)、数字赋能、项目要素等10大要素中心,专精特新、台企、“金砖+”等3个专区,以及职工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专区两个大类服务。
二、措施与成效
(一)优化政务服务方面
一是建立“有诉必应、有诉必答”机制。我区已建立完善的企业诉求响应机制:1.构建“前台-中台-后台”三级联动服务体系。我区创新建立“前台收集、中台交办、后台解决”的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前台收集:由企业专员、挂钩领导和经济部门工作人员组成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主动收集企业诉求;中台交办:区企业服务中心作为中枢平台,负责诉求的统筹协调、分派督办;后台解决:各职能部门、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协同配合,确保问题高效解决。目前已建立“受理登记-快速办理-限期反馈-电话回访-企业评价-督查整改-跟踪办理-定期通报-考核评比”的全闭环工作机制。2024年,我区共受理企业诉求780件,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达99.71%。2.打造多元化诉求收集渠道。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专线,提供全天候咨询服务;优化“亲清一家人”湖里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实现诉求线上提交、智能分派、全程跟踪;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定期开展走访调研,主动收集企业意见建议。3.完善诉求处理反馈机制。(1)即时响应:接到企业诉求后,工作人员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企业取得联系,确认诉求细节;(2)分类处理:对合理诉求立即启动办理程序,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诉求做好解释说明;(3)过程公开:通过短信、平台等方式,实时向企业反馈办理进度;(4)结果评价:办结后开展满意度回访,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二是加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2024年以来,湖里区推动生成电子证照123886本,批文1939本,提供应用共享服务23610次,通过纠错修复提升电子证照质量,及时完成纠错377条。全面推动两批500项高频事项应用“数据最多采一次”,推进“无证明省份建设”,落实无证明省份工作机制和无证明省份协同管理系统应用工作,开设无证明服务窗口。湖里区政务服务中心无证明服务窗口自2024年12月运行以来,累计受理办件147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推出“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本指南、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服务,全力推动国家和省级部署的两批25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实施,截至目前累计推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62项,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一件事”套餐服务事项55.6万余件,其中“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件16195件。
三是设立企业开办“首席代表值班”席。1.建立健全好差评制度,线上线下全面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优化评价方式,保障企业群众自愿自主评价,持续强化“好差评”结果运用,倒逼各级审批服务部门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形成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评价、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的良性互动局面。2.开设开办企业(一件事)专窗。为提高服务效能,提升企业实际办事体验,2020年,系统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业务流程,优化跨部门跨业务审批环节的整体设计,在湖里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开办企业(一件事)专窗,按照“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企业申请设立登记时,由专窗统一收取申请材料。2025年至今,专窗累计受理办件3308件。3.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领导帮代办”等专题活动。组织进驻部门首席代表、部门领导深入一线办事窗口,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协调等全流程陪同办理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领导帮代办”专题活动149场。
(二)优化政策服务方面
一是开展政策回头看。1.推出线上政策服务。在“亲清一家人”湖里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进行政策更新与监控,并每日更新国家、省、市、区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实时更新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服务业等10大行业惠企政策及人才政策,设置在线客服,支持在线查询、线上申报、免申即享、政策速配等便于企业线上快速精准查找相关惠企政策。截至目前汇聚97项区级政策、299项市级政策以及109项省级、国家级相关政策条款。2.成立线下政策宣传中心。线下设置专人驻点,为现场来访咨询的企业进行相关政策解答。3.每周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湖里区惠企直播间”平台每周二下午3点邀请区级部门开展政策宣讲,通过直播方式权威解读惠企政策,在线解答企业提问。4.电话解答政策咨询。设置24小时政策服务专线,及时解答企业惠企政策咨询。5.开展政策活动。组织开展面向辖区企业的政策分享会,充分收集企业讯息,掌握最新的热点政策,让辖区的企业落到实地与专家学习沟通与交流。6.推出政策项目规划服务。根据企业需求,收集企业基础信息,为企业精准匹配现有政策,做好未来两年的政策规划,并针对政策项目要求及企业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制作政策项目规划方案,帮助企业了解适合自己的惠企政策,提前进行规划部署。
二是加速政策兑现。推出“亲清一家人”平台线上政策服务,为企业提供制造业、文旅、商贸、金融等10大行业的在线政策查询、申报和免申即享等服务,平台上线以来,线上政策申报企业10608家次,其中涉及免申即享企业1882家次。积极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工作的落实,扩大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覆盖面,至2024年累计推出线上申报事项223项(含46项免申即享政策),为企业兑现免申即享政策资金15770.66万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工程领域服务。建立“专人服务、靠前指导”工作机制。审批服务关口前移,对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并指定专人进行跟踪指导,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措并举促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入。2025年推动建发健康2023G07项目、湖里区2024P03地块及配套工程、湖里区2024P08地块及配套工程、海天路安置房等17个项目办理施工许可,推动忠仑路、忠仑规划一路道路工程、墩上学校、厦航总部大厦酒店装修等18个项目办理了竣工备案,推动海天路安置房项目桩基、地下室及上部主体工程、泗水道辅路工程等11个项目开展招标工作。认真组织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账款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以来,共收到中小企业欠款线索68条、摸排欠款情况276条,累计协调支付9127.8万,切实维护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不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优化人文环境方面
一是注重加强人才培养。1.出台湖里区重点产业人才政策,经评选认定为湖里区重点产业人才可享受薪酬补助、保健补贴、子女入学照顾等优惠政策。2.正在出台《湖里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的扶持力度。3.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积极为人才提供安居、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符合条件的人才可按相应层次免费入住每月3500元、2500元、1500元的人才公寓,最长入住期限2年。人才也可以按相应层次分别享受子女就学保障。我区也在禾山、湖里、殿前建立了高层次人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站,人才家庭可就近享受健康咨询、特色诊疗、转诊就医等医疗服务。
二是设立免打扰工作机制。将“综合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依法行政绩效考核,适时组织对各部门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提醒。针对“综合查一次”未完成事项,提醒各有关单位按时完成所有执法计划。广泛宣传“综合查一次”的重要意义、落实进度及工作成效,鼓励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综合查一次”工作,不断增加市场主体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切实保障其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加大对企业及企业家的公益宣传力度。线上在湖里区企业服务中心视频号设置专栏,对辖区优秀企业及企业家开展宣传,积极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助力打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创新的营商环境。
三、今后推进计划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
持续巩固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探索推动政策服务前移至企业家门口,持续深化线上线下帮办代办服务,促进政务服务体验提升。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落实“数据最多采一次”,推动“无证明省份”建设。健全诉求受理渠道,持续开展第三方政务服务评估、企业群众座谈会、“政务服务体验员”、“我陪群众走流程”、“政务服务难点倾听”、“惠企政策进大厅”等活动,强化与企业和群众的常态化沟通互动,主动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诉求。进一步强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日常监管,严格落实体外循环、隐性审批、超时办理等不规范审批行为的监督整治,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全力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提振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活力。
(二)完善扩充企业服务事项
完善企业诉求响应机制,提升服务效能,为辖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保障。持续开展线下惠企政策活动;通过企业走访,专区咨询等方式链接企业,为辖区企业准备申报国高、专精特新的企业定向提供3年期的专精特新成长方案,并培育。将提高“免申即享”政策覆盖面。各牵头部门发布的区级政策项目执行“免申即享”的比例不得少于25%并力争达到更高比例,纳入“免申即享”的政策中,认定类政策兑现时间压缩至1个月,资金奖补类政策兑现时间压缩至2个月。
(三)不断提高人才服务质效
进一步完善湖里区重点产业人才政策,优化认定标准,力争培育更多产业骨干人才。用好湖里区产业人才研修院、“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等,开展人才研修班、学术交流等人才培养活动,不断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区政府分管领导:戴乐生
承办单位领导:曾以勤
承办单位联系人:黄汉杰 联系电话:2878196
厦门市湖里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5年6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