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3-0200-2025-00001
- 发布机构:区科工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12-31
2024年,区科工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抓手,夯实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推动湖里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贡献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夯实产业发展
1.区属工业持续向好
区属工业持续平稳上行,航空维修业、存量腰部企业形成有效支撑。今年以来连续12个月位居全市各区第一,1-12月累计增长11.8%。
2.软件业延续高增长
全区69家规上软件信息企业全年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57%。软件业总营收占全市比重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20%。
3.惠企服务多维发力
2024年以来兑现(含拟兑现)扶持工业企业涉及场景订单、贴息支持、对接订单奖励、增产增效等各类资金达1.2亿元,惠及工信企业近400家次。针对已出台的支持企业培育研发创新能力16条、促进制造业及软件业倍增发展13条、促进集成电路双创平台发展14条、一季度支持企业开门稳22条等政策等系列产业政策,开展政策“益企讲”活动,面向辖区重点工信企业、专业园区“量身定制”政策包,派出5组区科工局政策讲解“小分队”,逐家上门帮助企业梳理可享受的市、区具体政策条款,理清各项申报、受理流程,帮助企业对各项扶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今年以来已入企、入园举办23个宣讲专场,精准服务376家次重点企业。
4.精准辅导“智改数转”
今年以来,联合联通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服务商已分行业逐家入企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近百家次,开展“湖里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实地探访系列活动”,带领20余家工业企业深度参观银华机械智能工厂,乔丹实业工厂,目前已成功辅导签约立项19个数字化项目,总投资约1200万元。
(二)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1.集聚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研发创新16条引导作用,兑现研发费用补助、科技贷款贴息、双百人才企业扶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等各类科技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净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2家、现有693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9家、现有219家。全年高技术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0%。
2.助企向新发展。举办“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共筑未来发展之路”论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湖里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促进科创资源共享合作,已有16家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创新平台和载体、投融资机构等单位加入联盟;成立应用场景创新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场景供需专场对接活动。举办第六届人民网内容科技创业大赛、第十届白鹭之星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近千个项目参赛,挖掘创新资源。
3.加快空间建设。金砖数字工业智谷一期完成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的施工,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推动出台《金砖数字工业智谷购楼细则》,储备40个招商项目。完成忠仑科创园产业策划,发起用地规划调整。
(三)重点发力二产招商
湖里区二产招商进入市级实绩竞赛库项目46个,三年计划投资额36.24亿元,其中我区牵头入库项目22个,三年计划投资额21.02亿元。
(四)安全保障平稳有序
制定《湖里区工信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今年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监督指导工信企业159家次,排查并整改495处一般隐患,举办3场教育培训,覆盖近200家企业。推动湖里供电公司参与电动自行车联合执法128次,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高空作业”、“用电安全”等企业宣传。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工业支撑减弱。一是区属工业整体支持力度有所减弱。区属工业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季度累计增速4.3%→8.8%→12.5%),总体基数有所抬升。二是火炬湖里龙头缺口仍难以弥补。
(二)软件业依赖单一龙头企业存在风险。我区软件业对单一龙头企业依赖度过高、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
(三)研发创新不足。早期引进一批外资、台港澳资企业,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研发、销售“两头”在外,企业在地研发投入不高。创新平台载体不多,虽已引进一些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相对不足,缺乏国家级研发平台。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科工局将继续坚持落实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部署,聚焦增动力、添活力,突出抓产业、抓工业、抓科技创新、抓招商,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产业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发展向稳向好。
(一)护航工信经济增长
做好政策扶持、项目滚动、企业服务等系统谋划,推动工信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二)服务增资扩产项目
持续滚动谋划、深入挖掘更多制造业增资扩产项目,逐项解决困难问题、逐个落实进度要求、逐家打通审批环节,切实促进增资扩产项目加快落地释放产能。
(三)打造产业发展空间
强化低效工业用地再开新项目滚动谋划,加大推介力度,加强资本和产业资源导入,力促更多新的再开发项目上马,释放高端制造业发展空间,加快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城市形象“两发展三提高”的目标。加快推进一批2.5产业空间建设,大力集聚物联网、数字工业、高端智能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四)强化引导助力转型
把握厦门市进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的政策红利期,按照分行业、选龙头、树典型、重引导、全覆盖的思路,以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开展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依托湖里“亲清一家人”平台建立湖里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专区,组织发布市区政策、供应商、试点企业项目等“三张清单”,深入挖掘辖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数字化综合诊断服务,为中小工业企业量身定制“小快轻准”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优先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项目。
(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优化提升科创服务。充分学习合肥、珠海、杭州、苏州等地的经验,不断优化运营“科创服务专区”,加快构建以科技企业成长、创新需求与应用场景对接、创新资源集成为核心的线下线上“科创湖里”直通服务体系,强化政策供给,完善研发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平台等重点政策清单。依托区应用场景创新服务中心推动资源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持续在政策服务、资源对接服务两大服务上下功夫,为创新成果创造更多转化落地机会、市场拓展机会。发挥政府牵头引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服务联盟为平台促进联盟成员单位、辖区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等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2.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修订完善研发创新16条,支持企业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试制及产业化,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易、产学研合作。健全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梳理挖掘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产品服务特色化明显的进入培育库,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场景支持等,孵化一批具有硬核技术的中小企业。
3.加大创新项目引进。加强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龙头民企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动一批高水平、高能级的创新平台落地,努力在未来产业、前沿技术方面成功引进一批项目。
(六)招商引资精准发力
1.聚焦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依托辖区科创产业联盟、产业服务机构、产业投资机构、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的产业资源,加快汇聚创新资源、壮大创新增量。
2.持续关注企业增资扩产,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动能。推动各街道针对有意向增资扩产企业的跟踪及辅导,加快相关项目落地产生实效。
3.强化多途径招商方式,加大力度外拓找寻招商项目,抢抓招商机遇,组织重点经济活跃城市招商考察调研,为湖里区产业招商强链补链;加强基金招商,通过“以投带招”发挥创业投资对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作用;深化联动招商,健全与火炬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定期沟通对接机制,持续加强与市直部门沟通对接,不断拓展招商渠道。
(七)抓牢安全生产防线
制定《2025年工信系统安全生产行业督导计划》,持续开展工信领域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宣传工作。
湖里区科技和工信局
2024年12月3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