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3-0400-2024-00020
- 备注/文号:厦湖科工函〔2024〕14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科技和工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6-04
答复类别:A类
王雪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提案》(第20241007号)已收悉。您提出的提案对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湖里区科技和工信局在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结合提案中关于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发展,带动区域产业升级的建议,梳理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的建设、政策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等相关举措,研提今后推动计划,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发展。
二、措施与成效
针对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发展的建议,具体措施如下:
(一)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2023年以厦门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为主要申报载体的湖里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度厦门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目前集群共有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2023年实现产值超22.1亿元,同比增长6.25%。新增4家“专精特新”企业和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秀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总计有“专精特新”企业10家、国家级科技小巨人2家、上市后备企业3家、培育了芯一代、亿芯源、利亚德等4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集群先后获评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信部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厦门)、省科技厅首批福厦泉自创区协同创新项目承担单位、市工信局厦门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以及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加大招商,壮大集群规模。2023年园区累计接洽企业超3000余次,先后对接利亚德、国芯科技、伟岸纵横、集创北方、瑞芯微、苏州国芯、国民技术等行业龙头企业落地或策划落户集群基地。
(二)制定促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2022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出台《进一步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从支持人才引进、研发创新、提质增效、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出台13条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23年,湖里区和自贸委联合修订了《进一步促进集成电路双创平台发展若干办法》,政策从支持新企业入驻、存量企业发展、人才引进、研发创新四个方面出台14条政策,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23年,湖里区和自贸委合计向集群187家次企业兑现扶持资金2277.41万元。
(三)支持人才引进及培养
加大各层级人才培养、引才引智的扶持力度,推动本地高校建设与园区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完善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人才服务。建立产学研协同实习实训基地。与哈工大、厦门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联合攻关,更依托园区的测试实验室与集美大学联合开展国家基金项目合作研发,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与华侨大学、理工学院等院校共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人才实训实操培训,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已累计完成培训人数近万人。加强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提供股权激励等措施吸引高端人才,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师资和优质资源,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四)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
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加强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的联动,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集群构建了全国首条涵盖“人才引育—集成电路设计—晶圆测试—失效分析—产品检测认证—保税交易”的集成电路设计全产业生态链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了一套完整的资源共享平台。引导集群内部产业协作。以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亿芯源为龙头,充分利用光飞扬、矩意等集群内封装企业的制造优势共同打造集成电路应用产品,形成上下游联动,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三、今后推进计划
(一)打造“双自联动”示范园
依托科技产业化集团空港北基地和湖里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芯火”双创基地核心区,围绕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集中配套建设一批第三方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保税交易、科技成果咨询评估等公共服务平台。
(二)深化两岸产业融合
结合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城市试点,加大引入台湾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入驻,加强与台湾知名集成电路分销商协作,推动建设线上、线下集成电路产品保税交易中心,开设集成电路专用保税仓库、物流配送中心。借助本地高校平台,与台湾高校等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研发、检测认证等科技活动。
(三)提升精准产业招商
聚焦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IP研发、EDA开发服务、重点实验室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瞄准北京、上海、深圳等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城市开展招商,招引龙头企业在厦设立研发设计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交易结算中心和终端实验室。
再次感谢委员对集成电路产业特色集群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区政府分管领导:陈炜
承办单位领导:王海阳
承办单位联系人:吴冬红 联系电话:5722430
厦门市湖里区科技和工信局
2024年6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