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4-0400-2025-00022
    • 备注/文号:厦湖教函〔2025〕45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04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2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04 16:19

      答复类别:A类

    吕伟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发展的提案》(第20253022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湖里区教育局接到该提案后,及时与委员取得联系,对其关心学校美育工作和具体提案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当前湖里区中小学美育工作及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发展情况,认真听取吕委员关于加快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发展的建议。目前我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美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少儿绘画比赛、艺术夏令营等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等活动,联动学校、文化场馆等场所,不断推动艺术服务普及,切实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美育格局,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全民共享,建立长效常态机制

      1.“平台+活动”双轮驱动,构建青少年艺术展示新范式。自2024年起,为进一步加强湖里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美育服务工作的发展,区教育局梳理整合活动资源,联合区文旅局启动了湖里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2025年在首届文化节的基础上延伸为校园文化艺术季,整合湖里区各校园、艺术协会、非遗传习中心、闽南文化研究会等资源,拟举办第24届“青苗奖”文艺汇演、中小学生合唱展演、第16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中小学生绘画、书法(篆刻)、科幻画、摄影作品比赛、AI数字非遗艺术工作坊展厅评比等21项区级美育活动,同时搭建“灯影里的非遗”AI数字非遗工坊、“闽南文化”“湖里诵读沙龙”“唐宋名篇”“梨园新声 薪火相传”等传统文化类美育活动。此外,深耕多年的品牌活动——湖里区第24届青苗奖文艺汇演、第31届少儿现场绘画和第25届少儿书法现场比赛,以及聚焦我区民办学校美育需求的第13届湖里区外来员工子女艺术夏令营也将如期举办。用丰富、多元、高雅的活动和赛事构建区域青少年艺术展示新范式,进一步提升校园的文化艺术教育水平。

      2.“校内+校外”双轨并行,打造全民艺术教育新样板。一是充分发挥区教育局、区文化馆职能效应,开展“艺术工坊联盟”“美术大篷车”进校园和少儿现场“绘画”“书法”双赛的获奖作品展览与讲座活动,共享优质美育资源,共同推动区域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宽学生艺术视野,提升鉴赏能力。二是通过周末“全民艺术普及”沙龙、全区惠民公益培训班等活动形式,联合本地剧团资源和美术家、书法家和摄影家协会,面向我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戏剧、美术、书法、摄影爱好者们,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开展戏剧工坊、展览导览和配套赏析讲座等内容的培训沙龙,形式新颖、针对性强,深受家长们和学生们的好评。三是随着湖里区义务教育均衡和文旅产业的发展,湖里区先后吸引了著名脱口秀剧团“来疯喜剧团”、知名青年演员吴昊宸建立的“大不了剧团”等深受时下青少年朋友喜欢的社团组织,入驻湖里戏剧市场。

      3.“品牌+阵地”双效融合,构建美育服务立体化新格局。一是开展“青苗奖”文艺汇演暨鹭岛花朵少儿文艺汇演(湖里区专场)、中小学生合唱展演、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厦门(湖里)城市诵读系列活动等多项品牌赛事,每年通过举办校园、街道、社区各艺术门类的专场或者综合文艺展演、展览和比赛活动,打造出了“一校一品”“一街一品”的艺术品牌,同时孵化培育出18所中小学的27个艺术项目基地校和10支本土社区艺术社团、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协会特色美育。二是通过学校、街道、社区、厦门联发华美空间、湖里艺术驿站等多阵地的表演、展览等活动,不断构建文化馆、学校、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为加强校内外美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二)非遗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1.推进“非遗+”美育特色,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通过课程开发和活动拓展,结合地方特色,将歌仔说唱、南音、书法、工笔、剪纸、版画、篆刻、衍纸、结绳、纸雕、剪瓷雕、厦门青草药、王船、答嘴鼓和掌中木偶等非遗项目纳入校本课程。二是邀请传承人现场展示歌仔、南音、剪瓷雕制作等技艺,辅以图文展览、纪录片展播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传统技艺,帮助学生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脉络与社会价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匠人精神和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体验。例如,华昌小学创新打造“歌仔说唱”特色项目,有机融合闽南民间语汇、传统歌谣与现代艺术形式,以创新演绎传承文化经典。该项目先后获评:湖里区歌仔说唱传承基地校、厦门市闽南方言与文化进校园特色校、厦门市首批闽南文化艺术特色校,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的创新发展;金安小学打造“闽南剪纸”非遗传承品牌,通过课程建设、社区联动、传承创新“三位一体”特色育人模式,开发剪纸课程体系,形成可推广的非遗教学模式,并与金安社区青少年科普工作室深度合作,实现“非遗进社区”常态化,深受师生及社区居民喜爱。

      2.打造“AI+”非遗体验,科技赋能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以“科技赋能传统艺术”“科技赋能非遗传承”等AI+美育为核心理念,通过虚拟体验与实践结合,运用“AI+VR+3D”搭建版画、绳结艺术、山水画、剪纸、书法、中国画、三角插、篆研、陶艺、纸浆画、剪瓷雕、衍纸等13个线上3D数字“非遗工坊项目”,开创美术教育新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沉浸式艺术学习体验,构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美育平台。例如,蔡塘学校、金安小学、高殿中心小学利用3D、VR技术搭建的篆研数字工坊3D、剪印数字工坊、绳结数字非遗艺术工作坊的复刻传统非遗作品,通过细节的完美呈现,提升视觉艺术学习体验和创作参与度,深受学生欢迎。

      3.以文化认同为目标,引导校园美育传承与创新。一是通过价值观引领和创新实践,在课程中融入非遗背后的家国情怀,如端午节龙舟精神、哲学思想(如二十四节气天人合一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二是积极鼓励学校、学生用现代语言诠释非遗,如设计改编非遗主题戏曲、评书、说唱、传统民谣等。例如,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创编的《十里海堤新曲韵》与时代相结合,用南音雅乐歌颂厦门移山填海、团结奉献、科学创新、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和党的领导下厦门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变化,该作品荣获省级丹桂奖少儿大赛一等奖。

      (三)创新模式,提升美育服务质量

      1.探索美育服务新模式,增强互动性与吸引力。一是积极开展线上美育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和跨界合作拓展教育形式,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云端美术馆”“非遗手工传承直播课”等活动,扩大美育覆盖面。例如,通过线上教学发起“灯影里的元宵”花灯制作,吸引数千名学生参与,有效提升了美育的趣味性和传播力。二是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通过与文创企业、艺术机构合作,开发美育实践项目。如联合厦门城市职业学校建立“惠安石雕(影雕)大师工作室”,2020年至今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实训课程726节,覆盖学生316名;同步推进厦门艺术学校“惠和影雕委培班”建设,13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加速工艺美学人才培养。三是拓展高校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如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合作开展“厦门漆宝斋漆艺”定期授课项目,组织师生联合创作并举办成果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联合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开设“云肩制作技艺”非遗专业课程,累计培训学生200余名,并指导学生作品在乡村文旅创新大赛中荣获铜奖,助力技艺创新与文旅产业衔接。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美育服务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美育教师参加艺术研修班、非遗传承人工作坊、艺术社团等活动,提升其跨学科教学能力,并对取得优秀成果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落实以《湖里区中小学教学研训先进校评估细则》为指导,开展教、学、研、训、评的美育课程检查与诊断指导工作。二是强化人才引进。鼓励学校通过聘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弥补学校美育师资的不足。同时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形成长效传承链条。通过非遗课堂、大师工作室、校企联合课程等多元形式,湖里区累计培养近500名非遗传承后备人才,实现“传习—实训—就业”链条化发展,为传统工艺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3.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保障美育服务长效发展。一是以评促育。建立“艺术学习成长记录”动态评价体系,通过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创造力及审美体验,量化跟踪和记录学生的艺术实践过程,包括绘画、手工、表演等多维度成果,不断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同时依据评价反馈优化教学策略,形成美育工作改进闭环。二是反馈与改进。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美育课程设置。如在评估中发现学生对传统音乐兴趣不足,随即引入流行音乐与传统戏曲融合教学,显著提升了学习积极性。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推动工作

      接下来,湖里区教育局将继续探索美育服务的新模式、新方法,创新形式吸引更多青少年儿童参与校内外美育活动,不断发挥学校非遗校本课程和区域性非遗资源特色优势,着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美育服务引导青少年儿童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的自豪感,不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针对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建议:一是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加强戏曲类专业人才引进,提升师资力量;二是加强学校戏曲文化的课程建设,丰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认同感,有效推动戏曲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与发展。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区政府分管领导:王达

      承办单位领导:贾新辉

      承办单位联系人:郑承擎              联系电话:5722769

                                              湖里区教育局

      2025年6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