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10-0400-2025-00010
    • 备注/文号:厦湖民函〔2025〕6号
    • 发布机构:湖里区民政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17
    关于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34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间:2025-06-17 12:32

                                                                                                                           厦湖民函〔2025〕6号

      答复类别:A类

      关于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2025034号建议的答复函

      陈天友、洪艺玲、王振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治理村改居社区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建议》(2025034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区针对建议内容,结合实际,通过组织调研、召开会议、任务分解等方式,逐条研究落实举措。我区共有13座社区骨灰楼堂(室),占地面积2.82万平方米,共设存放格位4.3万个,已使用格位1.69万个,剩余格位2.61万个,使用率为39%。辖区内共有村改居社区办理白事场所55个,另有4家殡仪服务店、8家销售有关殡葬用品企业、3家供应殡葬用品企业,山体坟墓等历史埋葬点共1500余座。

      二、措施与成效

      (一)加强正向引导,倡导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

      一是推进线下宣传工作。我区大力推进“殡葬四倡导”和“殡葬新三观”。通过在殡葬服务场所悬挂横幅、张贴倡议书等方式,推广移风易俗相关内容,引导群众从简开展祭祀活动,摒弃燃放鞭炮、焚烧冥币等祭扫陋习,引导人们用鲜花、植树、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我区举办“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树时代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共10场,各小区党支部书记与社区党总支移风易俗专项研讨会23场,发放倡议书约800份。指导街道开展移风易俗“三正”主题活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08场次、红色观影57场次、红色基地参观11场次,开展移风易俗宣传讲座175场次,文艺汇演21场次、文化惠民课程280节,进一步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营造移风易俗的氛围。二是强化线上宣传。我区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积极开展线上宣传,配合市有关部门提升殡葬服务,加大“厦门白事通” 微信公众号和“2044444”殡仪业务服务电话的宣传力度,引导民众在丧事活动中及时获取规范的殡仪业务办理指南。充分运用新媒体矩阵,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等文明风尚内容进行宣传,传播文明新风。以“答嘴鼓”的形式策划制作移风易俗宣传短片,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居民传播移风易俗理念。清明节期间,我区组织开展网上“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引导居民通过网络平台缅怀先烈,寄托哀思,通过多维度推动移风易俗理念传播。三是加强舆情预测。联合宣传部门,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和热点难点问题预研预判,针对潜在负面舆情,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妥善处置,回应社会关切,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更好地了解辖区内居民的民俗活动情况,通过各社区发放1200余份调查问卷,并结合面对面访谈、电话交谈等形式,全面采集居民的生活习惯、传统活动偏好、文化观念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移风易俗等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四是规范安全保障。清明期间,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按“一园一策”在各祭扫场所布置“一个宣传小喇叭、一个防火安全红布条、一个灭火器、一桶水和一支应急巡山队伍”,有效加强森林防火力度和文明祭扫宣传教育,在加强祭扫服务保障的同时最大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完善工作机制,将移风易俗工作做实做细

      一是完善居规民约。指导督促全区59个社区,特别是加强对11个“城中村”社区的指导力度,将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等内容写入居规民约,倡导文明殡葬新风。充分发挥居规民约对居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依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加强对各项殡仪活动监管治理。对办理丧事活动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社区应及时劝阻。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公安、城管执法、物业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2024年以来,联合区发改、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各街道对辖区殡葬服务场所进行监督检查30余次,重点整治消防通道堵塞、易燃物堆积等风险点,发现并整改问题6项,有力消除火灾安全风险隐患,切实筑牢殡葬服务安全防线,推动形成文明、规范、有序的殡葬服务环境。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先后成立了“高殿社区红白理事会”和“移风易俗劝导队”,充分发挥理事会、劝导队等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严格督导落实,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劝导工作常态化。马垅社区将移风易俗纳入居规民约,提倡厚养薄葬、简化丧服和治丧仪式,不摆放花圈、不得播放哀乐、不得请乐队唱歌跳舞,倡导集体鞠躬默哀,提倡以简餐接待亲友。城中村社区中自然年老在家去世的,一般就近在村庄里办理出殡仪式,社区会协助办理殡葬火化证、小组及老人协会白事理事会按要求劝导逝者家属简化出殡仪式。

      (三)加强规范引导,推动安置区域形成文明新风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明确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将城中村各小组党组织工作模式保留沿用到安置房、安商房小区。推选原村小组党组织中工作能力强、受村民广泛认可的“乡贤”担任安置房、安商房小区党组织书记,在小区暂不具备成立业委会的前期阶段,组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发动居民成立小区志愿服务队伍,搭建居民议事平台、建立社区、物业、党员骨干和居民志愿者等多方联席会议制度,监督小区有序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构建小区良性互动治理体系。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围绕安置房、安商房小区初期建设要统筹规划、党建引领要发挥作用、物业管理要规范制度、违章搭盖要严控遏制、房屋租赁要加强管理、移风易俗要共同遵守等六个方面提出“六要”意见,有力有序有效加强小区管理规范。

      三、下一步推动计划

      一是统筹规划白事点位,推进丧事活动集中化服务。经统计我区共有55个白事办理点位,主要分布于城中村、安置房和安商房小区,个别点位与学校距离较近,我区将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在不影响周边居民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设置点位,并积极引导居民将丧事活动转移到福泽园办理。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指导,规范民俗场所建设。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将安置房小区综合治理作为深化提升小区治理成效的重要抓手来统筹考虑,对标典型示范小区,抓准安置房小区治理的痛点难点,提早规划布局,加大指导监督。对各村改居社区的红白理事协会进行摸底统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政策宣导和培训,并制定倡导丧事简办流程图。合理安排安置房项目规划布点,深入调研安置区域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户型搭配等,充分听取回迁安置居民代表意见建议,建议安置房小区将举办红白事的场所建在不影响居民的位置。兼顾考虑住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适当提高配套公建面积作为公共服务场所,合理配置预留公建用房、管理用房、经营用房及基础服务设施、室内外公共活动空间,便于老年和儿童休憩健身及举办红白喜事等活动。对于现有的安置房小区,要进一步指导小区物业做好公共活动场所的统筹管理和使用,规范小区民俗活动。

      三是继续加强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宣传。由区委文明办牵头,加强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宣传,传承孝道文化“厚养薄葬”回归孝道的本质,倡导群众将重点放在老人在世时的实际赡养上,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减轻经济负担,简化丧葬仪式,避免家庭在丧葬方面的过度支出,使家庭资源能够更好地用于生者的生活和发展。以转变观念,疏导理念为重点,在一些重要祭祀节点发出开展文明祭扫活动的倡议和活动等。

      区政府分管领导:焦  杨

      承办单位领导:  曾军勇

      承办单位联系人:吕德强          联系电话:5231994

     

     

                                                                                                                        厦门市湖里区民政局

                                                                                                                         2025年6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