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35-0200-2024-00001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统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3-01
    湖里区统计局2023年工作成效及2024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4-03-01 10:27

      一、2023年工作成效

      2023年,区统计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严格按照“应统尽统、颗粒归仓,统必合规、数出有据”的工作要求,聚焦“五经普+专项治理行动”两项重点工作,以高质量统计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重点任务、中心工作,全力推进“五经普”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在全市率先成立湖里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指导各街道成立经普办,为全区全面推进五经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共安排本区“五经普”三年专项经费1990.9万元,区本级经费及各街道工作经费均已落实。三是强化人员保障。首次探索“第三方专业机构+国企招聘”模式,充实“五经普”技术力量,区、街两级经普办配备近60名工作人员。四是强化业务指导。采取“小会场、多场次”的方式,开展投入产出调查培训及清查培训共10场,参训人员约1000人次。加强区街联络,积极梳理工作难点堵点问题,对业务流程、工作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跟进指导各项工作事宜。五是强化普查宣传。共印发宣传折页、单位清查告知书等宣传资料22万份,向辖区内经济普查对象发送宣传短信近20万条,借助区级融媒体中心在“湖里头条”公众号、新浪新闻、台海网、网易新闻、澎湃新闻等10个大型网站平台上推送五经普宣传文章,浏览量达到12万多人次。

      (二)聚焦经济运行、发展后劲,抓实抓细监测服务

      区统计局针对全区1885家“四上”企业,102家规下、限下样本企业,围绕月报、季报、年报,强化统计监测分析,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今年来,围绕抓好月报、季报、年报三个层次的调查,建立四个机制,一是部门协同机制,推动部门统计工作建设,促进部门间沟通协调,强化业务指导、研究研讨,使专业调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状况;建立纳统高效联动机制,全力推进重点企业、项目应统尽统。2023年1-9月新增入库56家。二是区街协同机制,加强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街道统计与社区统计强关联,不断提升区街统计业务骨干综合素质和统计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好基层统计力量在统计调查中的基础性作用;三是上下联动机制,加强与市统计局的沟通协调,在国民经济核算、新经济调查以及其他调查业务上争取支持和指导,服务保障经济运行;四是数据监测机制,月报企业月度监测,对季报专业,建立龙头企业月度跟踪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经营趋势。

      (三)聚焦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扎实开展专项治理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治统计造假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我局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计局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部署专项行动。召开全区统计工作部署会,传达国家、省、市统计局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并制定《湖里区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统计造假屡禁难绝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深化部门协作,形成监督合力。与区纪委监委对专项工作深入开展交流,努力推动统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协同,深化协作,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深入开展自查,坚决落实整改。各专业对源头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对差异明显的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单位进行核实。今年以来,共对150家企业(项目)进行了自查自纠,涉及工业、能源、投资、贸易、劳动工资、科技研发等多个领域,未发现违法行为;采用资料送检、实地走访和电话查询等方式,对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批发和零售业销售额、零售额,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从业人员工资总额,能源消费量,研发投入等多个重要指标,共821家企业(项目)进行查询,发现数据填报有误并打回修订156家,夯实了源头数据质量。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区统计局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继续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聚焦统计中心工作“五经普”,全面摸清湖里区经济社会家底,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做表率、当先锋,提供强大保障、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强监测研判,提升“精准度”

      着重从“事后分析”向“事前预警”转变,为区委、区政府把准经济脉搏、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一是加强预警监测。强化与发改、工信、商务、建设等经济部门的协调联动,进一步提升月度、季度监测研判能力,及时对主要行业、重点企业的波动和消长变化进行监测,服务保障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趋势,在每个报表期结束时,对GDP运行趋势、行业动态以及各区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等加强分析研判,进行横向、纵向的数据对比,摸清短板,提出建议,为有效施策提供精准的统计服务保障。

      (二)加强靠前服务,提升“协作度”

      着重从“后端服务”向“靠前服务”转变,主动作为,为区域经济谋发展。一是在部门协作方面。坚持定期问需,积极沟通难点、堵点问题,优化部门服务协同机制。组织工业、投资、贸易等专业精准对接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需求,开展统计知识送上门服务,持续加强统计业务指导。继续常态化开展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及各街道的联动走访,加强规范纳统报统指导,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需求,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统计服务。二是在“四上”企业入库信息共享机制方面。坚持月提醒、月共享、月指导机制,每月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各街道摸底梳理拟推动新入库的企业名单,与部门加强对企业的联合指导,最大程度上保证企业能够及时入库。加强对招商项目、投资项目的入库门槛、入库窗口期时间节点等方面的业务指导沟通。三是应统尽统方面。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调研走访,加强企业统计人员业务指导,督促指导企业完善统计台账,准确填报统计指标,确保颗粒归仓。

      (三)加强统计监督,提升“专业度”

      一方面,提升执法水平,提升数据质量。组织执法人员积极参与上级统计部门组织的执法培训和案卷评查,向上级统计部门和兄弟区学习取经,提高执法水平,并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和数据核查力度,规范企业统计行为,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加强统计普法。继续利用统计年报会、数据质量检查、走访企业等机会,及“9.20”中国统计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12.8”《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重要日,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统计调查对象知法、懂法、守法,营造“依法统计、诚信统计”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统筹指导,提升经普“参与度”

      强化与市级的上下协同,强化与区级各成员单位、各街道经普办的通力配合,各负其责、互通有无、强化协作,扎实做好动员和组织工作,顺利推进普查登记等工作。全面开展普查宣传。立足实际、挖掘特色,通过横幅海报、短信彩铃、宣传片投放、专项活动、社区宣传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向辖区内企业和群众推送“五经普”动员短信,为普查登记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质量把控,强化全流程质量控制,制定数据审核验收等制度规范,对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