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5-0101-2019-00001
- 备注/文号:厦湖拥办〔2019〕3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19-04-17
厦湖拥办〔2019〕3号
厦门市湖里区双拥办转发厦门市双拥办公室关于2019年全市双拥工作要点的通知
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现将《厦门市双拥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市双拥工作要点的通知》(厦拥办〔2019〕8号)转发给你们。全国双拥办将于今年6月至9月组织对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进行调研考评,省里也将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市双拥办将组织军地有关单位组成联合督导组,适时对各区双拥创模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协调各区做好迎接双拥创模考评有关工作,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厦门市湖里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4月17日
2019年全市双拥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解放厦门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关键之年。全市双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凝聚富国强军的强大合力,开创新时代我市双创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军政军民团结思想根基
1.深入推进军地党组织联学共建活动。紧紧围绕新时代、新思想,新使命、新担当,结合全省开展“军民共学党的创新理说、共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共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入开展军地各级党组织联学共建活动,军地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弘扬“爱我人民爱我军”优良传统,礼实服务军地改革建设。
2.着力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依托各级党校、各类学校和各种宣传阵地,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铭记光辉历史、强国强军”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开展“启航明天,争当四好少年”、青少年军训、党政领导过“军事日”、部队领导过“经济日”和“军营开放日”“社会一日”等活动。加大军民融合、双拥共建典型的培树力度,积极向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和《全国双拥工作简报》《中国双拥网》《中国双拥》杂志等宣传推送基层双拥先进典型。
3.组织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军地要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解放厦门70周年,组织开展系列纪念活动。通过开展军地文化共建,丰富基层官兵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文化进军营、进社区活动,组织文艺小分队上高山、下海岛慰问一线部队官兵。“八一”期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要组织开展走访慰问驻厦部队官兵、军队离退休干部、烈军属、困难退役军人等各类优抚对象及拥军支前老模范和双拥模范活动。
二、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全力支持部队建设发展。
4.助力部队练兵备战。服务国防建设和军队调整改革、提高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坚持“发展不忘拥军,发展更重拥军”理念,按照“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好事办好、好事办实”的要求,全力支持驻厦部队的改革强军工作。持续推进拥军“四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特区各项优势,支持部队重点军事工程建设、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支持新调整组建部队的各项建设,帮助改善基层部队特别是驻高山、海岛等艰苦地区官兵的战备、工作和生活条件,为部队提高战斗力贡献力量。
5.健全完善拥军支前组织体系。立足“两个前沿”实际,发扬拥军支前光荣传统,按照战区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平战一体、快速高效的要求,推进拥军支前军地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完善市、区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小组。依托市、区现有拥军支前工作力量,结合区域特点,采取属地编组、优选编组、行业编组相结合方式,在各区建立拥军支前专业队伍,构建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拥军支前服务保障体系。
6.优化拥军支前服务保障。联通指挥链路,提高指挥效益,指导各区加强拥军支前指挥信息系统的管理使用,正确使用系统传送、上报、发布有关数据和信息,确保安全。做好支前动员潜力数据调查工作,健全我市拥军支前数据库,建立完善民情社情信息资料,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到各类数据完整、准确、有效、可用。
7.保障部队遂行任务需求。积极做好部队行动中的支前保障,全力保障部队重大军事行动,聚焦服务部队演习演训,及时协调解决好训练场地、住房、食品供应、群众转移等支前保障问题。扎实做好部队抢险救灾、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等非军事行动的支前服务工作。按照《福建省支前物资供应站规范化建设纲要》,进一步规范支前物资供应站的组织体系、设施建设、管理制度、保障预案和演习演练,抓好支前快速食品供应网络建设和动态管理,确保达到保质、保量、及时、稳价的要求。
三、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提升双拥创模质量水平
8. 宣传贯彻双拥政策法规。学习贯彻《福建省拥军优属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抓好各项惠军政策落地生效,解决好广大官兵关注的“五难”“三后”问题,进一步凝聚军心、鼓舞士气。加强涉军维权军地协作,切实维护好、解决好、落实好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各级各部门在组织开展创建新一轮双拥模范城活动中,要把学习宣传和检查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法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统筹安排,市双拥办将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检查,督促查找、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9.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富国强军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等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协作内涵,推动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等载体建设,促进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完善,推进军事后勤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力量和应急救援一体化平台建设;共同推动陆军后勤改革试点、闽西南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等工作,积极推动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军民融合知识产权和专利示范点”等方面工作,助推军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10.培育和推进特色拥军活动。提升科技拥军工作水平,以项目建设为牵引为科技强军提供优质服务。深化“六进军营”文化拥军活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进军营活动。提高司法拥军工作水平,做好涉军维权、法律援助等工作。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进一步激发社会化拥军工作活力。加强双拥法治建设,提高双拥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水平。
11.扎实做好双拥模范城考评迎检工作。全国双拥办将于今年6月至9月组织对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进行调研考评,省里也将适时组织督导检查。军地各级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严格对照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命名管理办法》和《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开展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自查检查,杜绝6项“一票否决”情况的发生。市双拥办将组织军地有关单位组成联合督导组,适时对各区双拥创模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协调各区做好迎接双拥创模考评有关工作。
四、深入实施拥政爱民工程,积极支持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12. 深入开展爱民惠民活动。驻厦各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的同时,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组织开展惠民生、解民忧、促发展活动。动员组织广大官兵积极投身于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平安厦门等各类创建活动,支持地方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益服务设施项目建设,组织官兵积极参与学习雷锋、无偿献血、慈善募捐、志愿服务、农村清洁行动和文化体育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植树造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13. 积被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驻厦各部队要积极配合驻地党委政府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把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强与驻地党委和政府的协同合作,组织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开展军地党组织联学共建和教育文化、生产项目、医疗服务、就业扶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厦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14. 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驻厦各部队要弘扬人民军队优负传统作风和厦门军民合心同力抗御超强台风“莫兰蒂”的抗台救灾精神,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配合地方加强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反恐维稳、防台抗洪、森林灭火、抗震救灾、事故救援、医疗救助等应急处突方案(预案),坚持应急准备与常态化准备相结合,搞好物资器材储备和针对性训练,遇有急难险重任务能迅即行动、冲锋在前,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五、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各级双拥工作机构作用
15. 进一步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军民齐抓共管、双拥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双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区两级要根据地方机构改革和部队改革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健全双拥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完善联席会议、合署办公、情况通报等制度机制,确保在改革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广大退役军人和各类优抚对象的服务保障和权益维护等方面,保持军地沟通协调顺畅有序。
16. 强化双拥工作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和驻地部队,要重视和加强各级双拥机构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切实发挥好双拥办的桥梁纽带作用。市、区双拥办要有相对固定的部队联络员合署办公,街(镇)要明确一名领导分工负责双拥工作,村(社区)要有兼职人员从事双拥工作。健全市、区两级双拥工作联络员队伍。发挥基层双拥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重视抓好双拥政策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提升双拥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与实干工作能力。
17. 创新驱动主动作为。各级双拥工作部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经常走访驻地部队,密切军地关系、增进军民感情。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单位调查研究,了解掌握部队官兵所盼所需,积极为部队办好事做实事,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要着力提升双拥工作创新本领,挖掘双拥工作新的增长点,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