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23-0400-2025-00015
    • 备注/文号:厦湖卫健函〔2025〕12号
    • 发布机构: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12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2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12 10:37

      厦湖卫健函〔2025〕12号

      答复类别:A类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第20253024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吴毅彬委员:

      《关于大力培育“治未病”产业 从源头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提案》(第20253024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系列部署,将保障人民健康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明确“预防为主”方针,强调中医药传承创新与“治未病”理念的核心地位。当前,我国面临疾病年轻化与人口老龄化交织的复杂健康挑战,推动“未病先防、未病先治”已成为新时代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对此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业务相关单位梳理总结已开展的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推动我区“治未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部署。

      二、措施与成效

      湖里区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为核心,依托现有中医药服务资源,推进康养结合步伐,构建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治未病”服务体系。截至今年4月,全区各级各类中医药服务机构有119家,中医类别医师有1457人,初步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阁)为网底、社会办中医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优质中医药服务圈,为“治未病”提供坚实支撑。

      (一)针对“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居民健康意识”的建议,我们进一步弘扬中医健康养生文化,大力宣教“治未病”理念。一方面“入眼、入脑、入心”,强化“未病先防”健康宣教。建立忠仑公园中草药科普基地,种植紫苏、蒲公英、穿心莲等145种中草药,并设置配套的科普牌及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完成2家精品中医馆、3家中医阁建设。设置中草药标本、中医养生之道、九种体质辨识等文化宣传橱窗。开展为期39天的“两岸心连心 共筑健康梦”大型医疗服务体验活动,邀请海峡两岸中医专家现场坐诊,设置问诊咨询区、养生体验区、中医药材展示区等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体验,大力弘扬中医健康养生文化。截至今年4月我区共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36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干预”为重点,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义诊及主题宣传现场活动、专题讲座等多样化的宣传方法普及健康知识。依托区疾控中心组建健康科普专业团队,进一步提高科普作品原创性与制作质量,2024年原创25段科普视频,播放量超11.8万,荣获国家及省市级奖项27个。另一方面创新健康服务人文关怀模式,建立大数据疾病防控机制。开展夜诊、周末门诊,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养生不误工”、“调养不误课”,满足群众多时段就诊需求。开设中医体重管理门诊、结节专病门诊、小儿推拿门诊、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针灸理疗科等特色专病专科,提供多样化医疗保健服务。创新体卫融合,针对35-69岁人群提供体质检测服务,制定个性化康养运动处方及中医养生方案,助力群众健康生活。区妇幼秉持“中医+妇幼保健”的发展方针,开发“妇幼中医适宜技术软件”,建立中医药服务大数据平台,整合孕产妇、儿童中医药服务数据,动态分析亚健康趋势,提前干预高危人群。

      (二)针对“强化人才梯队,加强健康管理专业队伍建设”的建议,我们持续打好“引育挖”组合拳,打造“治未病”人才队伍建设新高地。一是坚持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引”人才。区妇幼保健院借助引进的中医专家组建“名中医工作室”,开展院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覆盖医护人员120人,进一步培养中西医健康管理人才。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千方百计“育”人才。一方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医院签订了精准双向转诊合作协议,高效平移高质量中医医疗技术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同时,积极落实“千名医师下基层”受援工作,变“输血”为“造血”,持续提升基层“治未病”服务能力。加强中医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基层医师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技能大赛。参加2023年全省中医师中药传统技能大赛,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婷婷医师荣获个人中药处方审核第一名、省金牌工匠荣誉,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然医师荣获“团体奖一等奖”。区妇幼组队参加2025年厦门市首届中医药膳制作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奖。三是厚植中医沃土,不拘一格“挖”人才。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旨在打造复合型中西医人才,对138名西医医师授权了中医药服务,鼓励已授权的西医医师在执业中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服务。积极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师承备案工作,鼓励中医爱好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医学术经验等内容,截至目前,湖里区现已备案中医确有专长人员95人,22名卫生技术人员通过省级确有专长考核。

      (三)针对“优化产业布局,助力社区引领康养结合”的建议,我们强化“专病、专家、专管”,打造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健康管理品牌。一方面,强化龙头引领,市中医院获批全省唯一的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优势专科、重点专科等中医优势专科集群,构建“专病诊疗与健康管理双轨体系”。通过治未病科、健康管理科联动,创新推出“专病筛查+专家诊疗+全周期管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在常规体检基础上,提供中医“治未病”干预、亚健康调理、慢性病预防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打造区域健康管理服务标杆。另一方面,强化优质民企培育。重点推进鹭燕医药集团与台资向阳洁宇医疗集团合资扩建的厦门燕来福医院(张步桃纪念医院)建设,依托张步桃中医流派学术传承体系,打造两岸医学融合示范平台,形成以中医专病诊疗为核心的专家协作机制和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闭环;支持厦门国宇健康管理中心建设“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及“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厦门分中心”,通过名医带教、诊疗标准化、慢性病跟踪服务,构建标准化中医健康管理范式;指导厦门瑞来春门诊部深化“闽南儿科放筋疗法”非遗传承,建立特色疗法专家传承体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康养结合、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我区“治未病”产业发展,从源头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助力“健康厦门”建设迈向新高度。

      (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健康管理服务可及性。加快推进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坂尚分中心、高金林社区卫生服务站、禾美社区卫生服务站、湾北社区卫生服务站、B59地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7个基层医疗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底搬迁启用坂尚分中心,2026年搬迁启用湖里、金山两个新中心。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二)坚持多措并举,助力社区引领康养结合。依托二级综合医院构建基层养老医疗机构专属医疗队伍,重点以心血管、神经科、肿瘤科、妇科、影像科等科室医师为主,配备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专业护士等,让老人享受24小时全天候的精心护理。搭建毗邻式医养服务新模式。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周边养老服务机构,派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让养老服务机构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全面体检,2024年期间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38833人次的老年人体检,其中到居民小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场所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3929人次体检。

      (三)坚持固本培元,加强“治未病”专业队伍建设。鼓励医师以赛促练,压茬推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师承学习人员登记备案和西医医师学习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备案管理工作,持续挖掘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探索医疗高质量发展模式,围绕疾病预防、“治未病”专科建设、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水平。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区政府分管领导:吕方

      承办单位领导: 白贤龙

      承办单位联系人:张甜甜     联系电话:2878360

     

                                             

                                              厦门市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