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23-0400-2025-00017
    • 备注/文号:厦湖卫健函〔2025〕14号
    • 发布机构: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12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3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12 10:47

    厦湖卫健函〔2025〕14号

                                                                                 答复类别:A类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第2025303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王雷委员:

      《关于加强湖里区居民骨质疏松管理的提案》(第20253031号),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对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湖里区居民骨质疏松管理的提案》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针对提案建议内容,梳理总结目前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将是社会须面对重要慢性疾病之一,加强对危险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给予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对于降低骨质疏松症对老年人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二、措施与成效

      (一)针对“发挥好三级综合医院设立骨质疏松专科病房及门诊专科定位”的建议,我们借势发展,打造区域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体系。一是育龙头。2024年8月,厦门市卫健委遴选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为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挂靠单位,牵头推动全市骨质疏松防治一体化、分级诊疗工作。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属地湖里区,能更好统筹辖区各三级综合性医院的相关专科和专家团队的技术力量,建立专病专家组,制定并推广相关专病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转诊标准,通过技术支持、专家派驻、管理督导、业务培训、资源共享、远程指导等方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血”和“造血”,实现对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培训全覆盖。二是壮筋骨。辖区内有三级综合医院2家,三级综合性中医医院1家,分别为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及厦门市中医院,其中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厦门弘爱医院均设有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骨质疏松专科门诊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现同质化管理,厦门弘爱医院具有先进的骨代谢病早期诊断设备,常态化开展骨密度检测和骨代谢评估,为骨质疏松早期筛查和预防提供重要硬件支撑。厦门市中医院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科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骨痹病(骨质疏松症)中医保守治疗方面拥有国内外先进的诊疗技术且疗效显著,并拟于2025年重启骨质疏松专科门诊。三是强引领。发挥三级综合医院龙头引领作用,带动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病业务具备考核权限,考核结果纳入对基层医疗机构年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基层医疗质量、诊疗规范。区卫生健康局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指导辖区5家社卫中心融入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体系。

      (二)针对“发挥基层社区在骨质疏松慢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的建议,我们筑基强本,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骨质疏松防治能力。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组建骨质疏松相关专业人员团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骨质疏松症培训会,学习最新的诊疗指南、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骨质疏松症防治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2024年度共参加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举办的培训会3场,覆盖17人次。二是强化门诊建设。各社卫中心均设有康复科,能够结合实际开展骨质疏松术后康复。邀请三级医院骨科专家定期下基层坐诊,采取名医带徒方式提升诊疗能力,2024年社卫中心骨科医师门诊跟诊169人次。殿前街道社卫中心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防治纳入基层特色病种试点工作,由厦门弘爱医院何发胜骨科主任医师牵头,每两周下沉坐诊半天,为辖区居民提供专家专科服务,指导社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专病门诊建设,为老年人提供骨质疏松症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服务,2024年中医骨关节病团队共接诊1.4万余人次,开展60多项治疗项目。湖里中心于2025年4月开设骨质疏松专病门诊,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生张振宇下沉基层坐诊。三是强化健康宣教。举办骨质疏松科普讲座,内容涵盖骨质疏松的成因、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有效提升居民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利用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骨质疏松防治等医疗信息9篇累计阅读量达3000人次;联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举办骨质疏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及大型义诊活动,通过义诊、专家咨询及个性化健康指导、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提高广大群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推进骨质疏松的早诊早治,减少因病(骨质疏松)致残。针对老年人群、更年期妇女,重点推进实施包括“健康骨骼”在内的“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大力宣传营养健康和骨质疏松症防治等知识,积极倡导合理膳食,吃动平衡,推动全民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和科学运动。2024年9月,区疾控中心联合岭下社区居委会开展以“强肌健骨,运动为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计120人参加、发放宣传折页200份、宣传礼品120份。

      (三)针对“以湖里区疾控局牵头开展骨质疏松症的筛查”的建议,我们关口前移,积极开展骨质疏松症筛查干预。一方面开展调查、精准宣教。由区疾控中心牵头,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了解骨质疏松相关危险行为因素现况,通过抽样调查了解湖里区常住人口吸烟、酒精与含糖饮料使用情况、膳食平衡、身体活动与睡眠情况等,对存在危险因素的人开展精准干预,降低个体慢性病危险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筛查、精细管理。各社卫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为签约居民提供骨密度筛查、骨质疏松疾病鉴别、治疗指导,推动骨质疏松症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筛查后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难易程度进行分级诊疗,纳入精细化管理,通过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建立基层全科-医院专科联动机制,提高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降低骨折风险,改善预后功能。2024年度,全区共开展骨密度检测4978人,筛查出骨量减少1205人、骨质疏松712人,转诊至上级医院48人。

      (四)针对“建立并完善湖里区骨质疏松数据库”的建议,我们创建档案,规范管理骨质疏松患者数据信息。2024年以来,我区5家社卫中心为筛查出的骨质疏松患者建立健康档案227份,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疗方案及随访情况等信息,为主动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五)针对“落实家庭医师签约和分级诊疗”的建议,我们优化服务,完善骨质疏松症全链条管理。通过三级医院专家定期坐诊,采取名医带徒方式,定期输送骨干力量前往三级医院学习进修,持续构建“首诊在基层、小病到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健康服务。一是规范服务流程。推动各社卫中心与上级医院的业务合作,建立精准双向流程图,指导社卫中心做好上转骨质疏松患者闭环管理,要求各社卫中心在上级医院指导下制定双向转诊规程,指定专人对接转诊事宜,确保群众上转有绿色通道、下转有康复指导。二是便捷转诊渠道。不再局限于智业云平台及“厦门i健康”,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渠道实现即时预约,打破时空及对象等条件限制,确保转诊及时高效。三是落实精准诊疗。要求首诊医生细致研判患者病情,对于基层确实无法处理的症状,必须给出准确就诊意见,包括可以就诊的具体医院、具体科室、具体医生,需要做的具体检查等,并协助预约,使患者看病少走弯路、不折腾,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进计划 

      当前,我区居民骨质疏松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服务能力不够强、筛查管理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提升防治能力。优化骨质疏松相关专业人员团队,和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生联合设置“骨质疏松”专病门诊。通过参加专项培训、专科门诊跟诊、联合查房等形式提升社卫中心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的筛查、诊断、治疗能力。

      二是加大筛查力度。在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指导下,常态化对高危人群开展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量表筛查及骨密度筛查等,并根据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提供的双向转诊标准,为骨质疏松人员提供精准双向转诊服务。

      三是强化数据应用。由于区卫健局无辖区内各医院、各社卫中心的筛查、诊疗数据管理权限,故我局拟向市卫健委建议,由厦门市骨质疏松专病防治中心或市卫健委牵头建立厦门市骨质疏松数据库,自动采集、分析骨质疏松或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风险因素的数据并进行统一管理,便于评估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识别高风险群体,为制定筛查策略提供依据。

      感谢您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区政府分管领导:吕方

      承办单位领导:白贤龙

      承办单位联系人:陈亚娜           联系电话:2808388

     

      厦门市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