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23-0400-2025-00020
- 备注/文号:厦湖卫健函〔2025〕17号
- 发布机构: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12
厦湖卫健函〔2025〕17号
答复类别:A类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第20253019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卞小燕委员:
《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案》(第20253019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对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案》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针对提案建议内容,梳理总结目前已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并结合我区实际,对下一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做出相应计划安排。202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卫中心”)回归区管以来,我局积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取得一定成效。
二、措施与成效
(一)针对“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增强基层卫生机构‘造血’能力”的建议,我们聚焦“引、育、留”,换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活力。一是聚焦缺口揽才。聚焦全科医学、护理学、影像学等专业人才及收费等辅助岗位人员缺口较大问题,协调市卫健委将湖里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招聘纳入全市卫健系统统一招聘的组织安排,2024年5家社卫中心分3批次招聘编内、编外人员共50人。截至2024年10月,各社卫中心共有工作人员数664人,其中编内人员数60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20人。截至2025年3月,全区全科医生数达348名,其中社卫中心全科医生共215人,社卫中心全科医生较2022年(136人)同期增长58.09%。二是系统规划育才。坚持系统培育,鼓励社卫中心分批次选送工作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等脱产培训强化全科理念及临床思维,2024年,各社卫中心共派出人员参加系统性培训101人次。面向社卫中心中层及以上干部开设管理能力提升系列课程,增强领导干部管理意识。强化学赛结合,2024年以来举办区级医务人员岗位技能竞赛3场、组织区级理论技能培训约60课时,参与竞赛或培训的人员逾百名,发掘表现优异的基层医疗人才数十人。三是强化保障留才。充分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用于在职人员激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额。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控制数核定标准提升至服务人口比例1‰,用作机构岗位设置基数,推动社卫中心岗位竞聘改革,有效缓解基层岗位评聘压力。指导各社卫中心重新制定增量绩效激励分配方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分配方案,探索业务工作量及工作成效量化核算,破解绩效分配“平均主义”问题,有效激发队伍内生动力、提升服务效能。
(二)针对“推进医联体建设,发挥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建议,我们打造“网、库、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一是筑牢精准双向转诊网。指导各社卫中心与辖区内厦门市中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弘爱医疗集团等5家机构开展精准双向转诊合作,合作内容包括双向转诊、设立专家基层工作点、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2024年,社卫中心医务人员抓紧专家下社区、上转病例随访等机会主动学习,跟诊学习739场,在专家指导下建立完善特色专科13个,服务群众3165人次,精准双向转诊人员约1.2万人次。二是打造医疗服务专家库。邀请三级医院专科医生以“专科顾问”身份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制定专科医生下沉基层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分配方案,约定服务项目、明确工作量,服务内容包括专家定期下基层转诊、开展业务培训等。2024年以来,全区5家社卫中心共邀请来自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等8家三级医院的46名“专科顾问”加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覆盖专科二十余种。用好国家、省、市“组织城市医院支援社卫中心”“千名医生下基层”等政策,结合基层实际,主动对接三级医院派驻专家常驻基层开展服务,2024年以来,三级医院共派出54名专家定期下社区坐诊。鼓励精准拔高,支持社卫中心工作人员聚焦基层发展,结合群众需求,发展新业务、新项目,2024年,社卫中心根据业务需要共派出62人次前往医院进修。三是打造健康管理服务链。指导各中心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联合,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诊断-转诊-治疗-随访-康复-自我管理”的全链条专病管理服务,在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16类市级专病分级诊疗病种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各社卫中心主动对接三级医院,创新打造结节病、静脉曲张、痛风(高尿酸)、慢性咳喘、常见风湿病、帕金森等多个专病共管项目。
(三)针对“优化基层卫生系统慢病筛查”的建议,我们着眼服务全流程,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质量。一是慢病筛查项目丰富便捷。持续开展高危人群乙肝筛查、大肠癌筛查、脑卒中筛查、甲状腺疾病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筛查、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筛查、冠心病病疾病筛查、慢阻肺筛查等慢病筛查服务项目8项,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早筛早诊覆盖率。2024年,各社卫中心共开展慢性病筛查近4.5万人次。二是慢病管理实现服务闭环。建立慢病双向转诊制度,将筛查出的可疑病例及时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三级医院,后续健康及随访管理优先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促进慢性病早诊早治,构筑“社区疾病筛查-医院诊疗-社区康复”健康管理闭环。由“全科医生+专科顾问+健康管理师”组成的专病共管团队38个,组建病友群,由病友实时交流、全科医生“一对多”及时指导、专科顾问保障专科资源并提供技术支持,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2024年以来管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逾万人次。三是数字赋能慢病管理。依托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机构之间诊间预约、档案共享、双向转诊、出院随访、检验转检、心电协同等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各医疗机构可通过信息平台调阅和共享患者健康档案,每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20万人次以上。依托“厦门i健康”手机APP,搭建医生与居民互动交流管理平台,居民可在线享受到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绑定智能设备实时监测体征信息、长处方在线续方、申请上门服务和家庭病床、精准健康保健知识科普和健康提醒等服务。
(四)针对“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的宣传和政策推广”的建议,我们强化“新、实、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影响力。一是宣传角度新。从2024年起,指导各社卫中心用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对家庭医生签约等社卫中心服务内容开展宣传,并尝试通过直播等方式面向企业开展宣传,把宣传的重点放在中医药服务、体卫融合服务、“亚健康”人群健康咨询等方面,试图与年轻人“交朋友”。2024年,我区常规签约7-64岁人群19.59万人,对比2023年同比增长23.57%。二是宣传范围广。“健康湖里”微信公众号于2023年起先后推出“签约家庭医生、交个医生朋友”“家门口的好医生”等系列推文21篇,协助“湖里头条”采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开展情况报告1篇,阅读量共计3.71万人次,宣传推广家门口的好服务、好医生。同时,各社卫中心也通过制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内容宣传单、手册,利用义诊进社区、体检进小区、团队进家庭等方式,面对面向广大群众宣传服务内容和免费政策,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免费健康管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并通过推送中心服务内容、专家门诊信息、举办市民开放日等方式提高中心影响力。2024年,各社卫中心年度总诊疗量同比增长37.77%、其中门急诊量较上年增长8.94%。三是宣传内容准。突出“靶向宣传”的精准性,一方面发挥家庭医生熟悉签约病人病情的优势,通过“厦门i健康”等平台针对性推送健康科普内容,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疾病筛查、做好健康管理;另一方面聚焦不同群体关心的健康问题,宣传不同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比如针对老龄化问题突出的社区,在宣传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专病共管的基础上,向群众展示中心的家庭病床服务;面对学生,以健康副校长为枢纽,强化“医-校-家”联动,开展近视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常见传染病防治等科普,提高科普宣教质效。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进计划
当前,各社卫中心仍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较为基础、家庭医生履约服务还有欠缺、基本医疗服务缺乏特色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指导各社卫中心进一步夯基础、强特色、求突破,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连续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吸引更多居民在基层首诊,合理分流患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一是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健康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真实性、有效性、规范性;注重数据资源优势转化,通过健康档案分析居民健康情况,提升健康管理质效。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特别是要紧盯“一老一小”、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病管理,结合实际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妇女儿童保健服务项目、丰富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吸引力。
二是做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医疗科室和公卫科室以“医防融合”为目标,协同合作、同向发力,进一步推动家庭医生“签而优约”“管而有效”。要求家庭医生完善签约居民健康档案、掌握签约居民健康情况,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将社区高发的健康问题转化为健康管理的目标,以专科疾病共同管理为突破口,引导存在健康风险或某种疾病高危因素的居民参与疾病筛查,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进一步诊断、转诊、随访及康复等服务,实现常见病的全过程管理。
三是做特基本医疗服务。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建强大全科、小专科,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强特色服务、建设特色科室,提升对常见慢性病的识别、诊断、治疗和管理能力。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增强中医、康复、老年、儿科、运动、口腔等特色专科服务能力,以更综合、连续、更贴心的供给提升居民首诊基层意愿。
区政府分管领导:吕方
承办单位领导:白贤龙
承办单位联系人:陈亚娜 联系电话:2808388
厦门市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