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23-0400-2025-00021
    • 备注/文号:厦湖卫健函〔2025〕18号
    • 发布机构: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12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1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12 11:20

     厦湖卫健函〔2025〕18号

      答复类别:A 类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

      第20253017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张伟杰委员:

      《关于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的提案》(第20253017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日益强劲,正如您在建议中谈到的,养老机构大多偏重生活照料为主,对医疗护理存在严重不足,缺乏医疗支持是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存在的“硬伤”。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方式合作和深度融合,使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业务相关单位梳理总结已开展的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推动我区医养结合模式高质量发展布置工作。

      二、措施与成效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对标高质量发展,我局通过落实政策、备案管理、优化服务、院校合作等措施推动医疗资源与养老机构协同发展,不断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受到老年人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

      (一)针对完善医疗和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建议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和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设立执业站点,提供就近就便的医养结合服务的建议,我局着力落实政策要求与备案管理。一方面深化协议合作机制:1.国家政策上。2024年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协议合作,指导医疗卫生机构为签约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2.医办养情况。厦门弘爱养护院依托周边两家医院,形成了集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位一体的“医康养护”结合模式,兰馨颐养院依托厦门新开元医院(五缘院区),构建以心血管、神经科、肿瘤科等科室医师为主的养老院专属医疗队伍,厦门莲花医院护养院依托厦门莲花医院(后埔院区),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3.落实服务上。2024年期间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38833人次的老年人体检,其中到居民小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场所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3929人次体检。另一方面推进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对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实现备案管理,提高该项工作的行政效率,加快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的速度,推动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解决养老机构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区9家养老机构均已设立医务室,为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群体就近就便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二)针对完善医疗和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建议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服务至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和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充分利用现有服务平台,推进医疗、养老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建议,我局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与互联网+。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推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2021年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发布规范我省家庭病床管理和服务的通知,2023年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发布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一方面依托家庭病床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政策,实现服务项目“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相结合,将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纳入延伸服务范围。2024年湖里区卫健局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慢性病、高龄老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家庭病床服务,建床296张,派出医护108人次,开展针灸、推拿、外科换药、导尿、物理治疗、导管护理、造口护理、压疮预防及护理等医疗护理服务。2024年我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7.96%,管理率较上年度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3.8%,续签率达96.51%。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将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数据有机结合,老年人可以通过“厦门i健康”、微信、电话等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线上咨询医疗卫生及健康管理的相关问题。

      (三)针对强化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拓宽院校培养与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路径,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人员专业素质的建议,我局不断加强院校配合与精准育才。一方面积极对接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组织辖区内临床医师〔包括临床、口腔、公卫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医师〕参加福建中医药大学开展的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培训合格的临床医师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按要求进行备案,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丰富医养结合在中医方面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强化“订单式”培养,支持社卫中心工作人员聚焦基层发展,结合群众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发展新业务、新项目,2024年,各社卫中心共派出人员参加专项培训101人次,着力提升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口腔医学、运动医学、骨科、中医科等特色专科服务能力。

      三、今后推进计划

      一是持续深化协议合作机制。支持多层次协议合作,充分发挥辖区内医疗机构专业服务能力;鼓励发展嵌入式服务,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延伸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探索托管式协议合作,不断提升协议合作服务质量。二是积极推动紧急医疗支援。积极协助区民政局试点探索照料中心“医养结合”服务,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功能,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供紧急救援、康复护理、日间照料等就近就便优质养老服务;融入区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探索建立更智慧化的社区紧急医疗支援机制等。三是倾情固才强化队伍建设。推动以财助才、财为才用,由财政全额保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支出、人员经费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医养结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区政府分管领导:吕方

      承办单位领导:白贤龙

      承办单位联系人:潘鸿伟   联系电话:5722219     

     

     厦门市湖里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1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