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5-0200-2024-00001
    • 发布机构:湖里区行政审批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3-07
    湖里区行政审批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4-03-07 15:58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湖里区行政审批管理局紧紧围绕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的目标,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政务服务领域改革攻坚、服务创新。

      一、2023年重点工作和亮点成效

      (一)强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目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在全市率先建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服务规范化平台,制定湖里区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构建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的政务服务规范化体系。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241个涉企服务事项100%实现全程网办,总办理时限累计再压缩14个工作日。持续推进“一件事”集成服务套餐改革,落实“一件事”要素“三级四同”。截至2023年10月,政务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占比86.91%、“全程网办”事项占比85.05%、承诺时限压缩比例为93.11%、平均申报材料数2.56份。推动区建设局、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18个部门248项事项适用告知承诺制,推动区教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司法局等16个部门218项事项适用容缺受理。2023年7月,中国经济网报道《厦门湖里“一窗通办”社区全覆盖 便民服务再上新台阶》;省改革办《福建改革情况》(第51期)刊发《福建厦门湖里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并抄送中央改革办推广;2023年10月,我区《“一窗受理”向社区延伸 家门口享受“一站式”服务》举措入选市2023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典型经验做法,获市职转办肯定,在《厦门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学习借鉴2023年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软环境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厦职转办〔2023〕2号)中通报表彰,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市交流借鉴推广;2023年11月,湖里区打造区、街、社区三级规范化政务服务平台入选2023年度厦门市区级“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

      (二)强力推动“一网通办”更加好办、易办,努力打造一流数字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着力在集约化办事、智慧化服务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全市统一的“一网通办”平台——“厦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街道、社区延伸部署。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自助办”和“网上办”专区,服务人员走出“柜台”,主动靠前指导,减少群众办事等候时长,实现部分事项在专区“辅导即办成”、“全程网办”。推动各单位借鉴先进地市做法,对未实现“全程网办”的事项,通过配置邮递送达、推行“网上办、自助办、掌上办”等方式进一步探索提升,提高网办深度,提升服务供给水平。统筹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资源,加强“一网好办”机制保障,推动区残联、区人社局、湖里公安分局、区卫健局等单位负面清单外20个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

      (三)强力推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贴心暖心政务服务。聚焦“放管服”改革中心工作,把“争优、争先、争效”的要求落实到改革工作全过程,持续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一是打造便利政务服务办事体系。常态化开展“小湖陪办”活动,深化“小湖e办”智能帮办服务;开设“小湖政务直播间”,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务+直播”服务。新增9个政务服务小站,进一步完善15分钟便民服务圈。联合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区文旅局等单位探索试运行证照到期延续短信“提醒办”,变“坐等上门”服务为“主动靠前”服务,着力提升办事满意度。二是完善窗口服务效能监督体系。持续强化“好差评”工作机制,开展第三方政务服务质量评估,加强评估结果运用,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2023年1-10月,累计发出《行政服务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140份,涉及各类窗口问题168个,均已转各责任单位进行整改反馈。三是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建立“行政办事员”队伍,首批32名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市审改办2023年第一季度全市通报表扬湖里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办事效率高、现场体验佳。

      (四)持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学原著悟原理,持续开展“学原著悟原理”读书分享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显示屏、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作用,强化舆论引导。2023年1-10月,支部利用党建e家平台组织19次线上线下党员大会,累计学习达350余人次,“学原著悟原理”累计分享14人次;“湖里区政务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1-10月累计推文380篇,阵地宣传40条,鸣言转载43条,头条转发16条,鹭信通11条。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2023年,我局在推动全区“放管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还有不少困难和瓶颈:办事指南颗粒化不够,导致群众看不懂;“网上办”渠道多且未整合,引导不够清晰,导致群众找不全;帮代办服务不够健全,导致群众问不到;网办渠道不够畅通,开放度不够,导致群众不会办。对此,我局在新的一年将直面问题,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五个坚持”重要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

      (一)推动帮代办服务取得新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市场主体需求和感受为导向,聚焦营商环境难点堵点,建立完善线上线下帮代办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捷度。深化“小湖陪办”、“小湖e办”服务,拓展帮代办服务形式和覆盖范围,依托台胞服务中心延伸政务服务,为台胞提供就近便捷的帮办代办服务;在有条件的街道、社区推行“上门办”,为辖区内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服务;积极探索“商圈服务专员”模式,为企业、商户等提供生命周期的专人专业“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

      (二)推动政务服务质效取得新提升。围绕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的目标,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聚焦高频服务事项,强化办前辅导,通过口语化的办事指南、导办视频指引、一站式预约服务集成等,将高频服务打造成“好用”、“爱用”的精品服务。探索定制政务服务企业码,以“码上办”推动服务“马上办”。深化“提醒办”服务,探索构建全生命周期提醒服务矩阵。探索更多事项免申即办、“免证办”。

      (三)推动“一网好办”取得新进展。深化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持续做好政务数据汇聚、治理和分析等工作,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以数据多跑路助力群众少跑腿。深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身份认证等应用,加强政务服务平台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确保平台安全稳定运行。强化“一网通办”支撑能力,依托“小湖e办”平台,探索开发智能填报、智能审批,完善政务服务前端辅助体系。

      (四)推动办事堵点难题取得新突破。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健全办事堵点主动发现解决机制,强化与企业和群众的常态化沟通互动,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第三方政务服务质量评估评价、“亲清一家人”湖里一站式企业服务线上平台等渠道,主动发现办事堵点,丰富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及时掌握企业和群众办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按照受理、转办、办理、反馈、办结等全流程闭环管理,针对发现的堵点、难点事项,强化会商协同,确保解决到位。同时加强数据分析研究,查找政务服务薄弱环节,提前研判破解问题,不断改进政务服务。

      (五)推动政务服务宣传“出新招”。以提升政策宣传“小切口”做好营商环境“大文章”,通过开展“企业家政策培训会”,帮助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政策红利精准及时落地。结合小区楼宇、地铁站、路面宣传栏、电视广告等群众知晓率高的宣传途径,打造因地制宜的宣传内容,拓展宣传渠道,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的宣传覆盖面,提升政策文件的可读性和传播性。继续办好“小湖政务直播间”,从“面对面”辅导到“屏对屏”解读,以企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提高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六)争取打造国家、省、市试点标杆。归纳总结湖里区改革经验,积极争取申报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及打造福建省地方标准相关事宜,以标准促政务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以试点实绩校验改革工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