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44-0200-2024-00001
    • 备注/文号:厦湖城〔2024〕1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城市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1-04
    关于印发湖里区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的通知
    时间:2024-01-04 11:19

    各科室、中队:

      经研究,现将《湖里区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望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里区城市管理局

      2024年1月4日

      

    湖里区城市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执法局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细管理提升市容环境、治理“两违”赋能城市空间,依法行政规范队伍建设,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执法和服务效能。我局在市对区年度执法卷宗评查排名全市第一,荣获全市城管系统比武竞赛“团体一等奖”,被评为“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落实

      一是思想教育实现新深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贯彻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大兴调查研究,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采取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局领导上党课、专题培训等形式,持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支部建设展现新活力。落实支部党员干部“政治生日”制度,通过组织过集体政治生日、发送生日短信、赠送生日贺卡、重温入党誓词、支部微党课等方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严格按照发展党员步骤流程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落实党员“双报到”制度,到共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497人次。三是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和落实各项廉政监督制度。以高标准、严要求全力配合区纪委巡查工作。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到神山教育基地、厦门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汇编城管执法领域廉政案例,完善廉政风险管理目录,进一步强化纪律约束。

      (二)城市精细化管理稳步提升

      一是加强“智慧”管理。优化整合市、区两级16个平台资源,打造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科技赋能助推城市治理向“智理”转变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在后埔开展智慧城中村建设试点,开发城中村管理服务平台,采集人脸信息、车辆信息、触发城市管理智能场景应用预警事件,得到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开展4期“百姓金点子.幸福金钥匙”活动,办理反馈率100%。二是创新疏导举措。率先在全市建立流动摊贩信息库,推动“适当跨店经营”、摊规点2.0版升级改造,在辖区设置27处摊规点共计672个摊位。全市首创推广规范餐具堆放区域和店铺招租广告工作,打造12条规范餐具堆放区域和店铺招租广告示范街。三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占道经营、垃圾分类不到位、“门前三包”不落实、违规设置户外广告设施、违规养犬、共享单车及电动车违停等问题的常态化整治,重点落实区纪委关于油烟扰民、扬尘污染“点题整治”。5月30日,厦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区、摊规点暨适当跨店经营管理现场会在枋湖南片区召开,并向全市推广湖里经验。

      (三)“两违”治理工作攻坚推进

      一是创新科技治违。创新科技治违,落实网格管理、快速处置机制,开展9次航摄图斑比对,发现涉嫌新增“两违”图斑,均已核查整改到位,核销率达100%。消化历史存量,超额完成年度“两违”治理任务指标。二是创建“无违建”小区。在金林湾花园小区开展近6个月的“两违”全周期管控试点工作,探索形成“360”“两违”管控机制。5月10日,全市住宅小区“两违”全周期管控现场推进会及治违领导小组会议在湖里区召开,总结推广湖里区“360”“两违”管控经验做法。三是助推“城中村”综合治理。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安排,积极配合各街道开展城中村综合改造,高质量开展“空间梳理和四打通”工作,抽调包保干部职工入驻网格,全面摸排“四打通”的拆违、清杂点位,逐一编号落图。

      (四)队伍形象建设不断强化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成立工作专班,高质高效办理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转办信访件,我区办理总量为全市最少。坚持“721工作法”,对照“四项清单”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全面规范法制审核,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执法公示等制度。推进裁执分离执行落实,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全年承办行政复议、诉讼一审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100%。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高起点组建东渡港区综合执法大队,高效执法、热情服务,为打造和谐温馨美丽厦门旅游新名片做出重要贡献,厦门港口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发来表扬信给予肯定。高标准对湖里中队、禾山中队软硬件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树立规范化建设标杆,获得省住建厅和国家住建部领导的高度认可,禾山中队被厦门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先锋号”荣誉称号。协调金山街道在洪塘社建设执法暂扣物品场地,保障执法暂扣物品存储。制定印发我局《行政执法绩效考核办法》,明确6大项17个工作指标,每月在局务会上通报点评完成情况,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年组织各类法治业务培训13场,下发督查通报12期。三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信访维稳工作。选派干部担任企业服务专员,对接全区215家企业,收到企服办派发办件均已办结反馈,满意率较高。优化临时户外广告审批申请服务,网上依申请受理和办结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严格落实保密、档案管理、政务公开等制度,及时更新局信息公开栏。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落实三审三校制度。

      (五)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平稳

      一是安全意识常抓不懈。定期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专项整治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城管领域“两违”、户外广告、燃气、消防等专项整治行动和重要节日安全生产工作。抓好城管领域的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开展消防演练及“第一响应人”培训。三是防台抗汛措施有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聚焦台风汛期、节假日等关键时期,提前组织对片区内户外广告招牌、临时建筑工棚、存在隐患的违建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台风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辖区主次干道、人行道上的倒伏树木进行清理,确保及时恢复道路通行。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城管队伍形象

      一是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紧扣岛内大提升、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等中心工作,把“争优、争先、争效”的要求落实到全局各项工作中。深入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坚持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营造更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法治环境。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保障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运行。采取跨区交流、骨干座谈、队员讲案、教师授课等形式开展法制培训,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二是落实监督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对照区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第二检查组反馈问题清单,逐一核查,对照整改,全面增强队伍履职尽责意识。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加强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对党员干部在工作时间以外的相关行为活动进行制度约束,引导干部不触“底线”、不碰“红线”,树立良好形象。三是筑牢廉洁自律防线。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立足岗位奉献,助力治理提升”活动,抓好读书班集中学习,局党组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推进我局问题清单的整改整治,建章立制,召开主题专题民主生活会,做好主题教育总结,确保主题教育落地落实。抓好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廉政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坚持控新拆旧,健全“两违”全链条工作机制

      一是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坚决遏增量、逐步化存量、全力防变量”主基调,巩固深化“360”两违全周期管控机制,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推动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管控治违机制落地,持续开展新一轮专项整治行动,力争实现新增两违“零增长”、历史“两违”逐步消化、治违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的目标,全区疑似新增“两违”线索处置到位率达100%,做到年度清零。二是优化立体巡查。综合利用航摄图斑对比、湖里城市大脑监控、第三方信息采集,网格员队伍巡查等,深化“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两违”立体防控体系,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报告、处置新增“两违”。深化城管进社区、进网格,推动“管理零时差、服务零距离、违建零形成”,实现问题不出小区目标。三是抓好专项治理。结合城中村“四打通”和自建房安全整治,抓好城中村“两违”治理,在控制新增的基础上尽力消化历史违建。持续开展乱占耕地建房整治、违建别墅整治、自然保护地“两违”整治、大棚房问题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两违”整治和非法侵占河湖“两违”整治行动和“回头看”。加大裁执分离,化解执行难的问题。

      (三)坚持精细管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一是加强智慧建设。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经验模式,强化“金砖+”合作理念,积极打造“中国厦门-金砖数字小镇”,研究制定我区智慧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加快推进湖里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铁路沿线高空AI监控购买服务,在数字湖里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开发应用功能模块。二是落实疏导举措。持续打造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广告招牌精品路段,推动“门前三包”、适当跨店经营等机制落实。全面打造湖里辖区摊规点2.0模式,优选县后BRT、SM城市广场等5个点位,坚持应设尽设,全面推进适当跨店经营管理工作。大兴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聚焦城市管理热点难点开展调研。适时组织学习考察,对标先进,破解治理瓶颈。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创新,转变工作方式,变被动执法为主动作为、主动治理。三是开展常态整治。下足“绣花功夫”,巩固提升市容领域文明创建常态长效工作机制,坚持全覆盖、高标准、常态化,持续加大占道经营、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违停、垃圾分类不到位、“门前三包”不落实、违规养犬、售卖“黑气”等问题常态化整治。发挥基层中队“双重管理”优势,加强执法联勤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一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常态组织开展扫黑除恶、平安建设、信访维稳工作,落实局领导每月基层下访,每周机关接访、信访监督和跟踪回访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中队信访内页,局机关监督、跟踪办理结果,提升信访件回复质量,保持办结率达100%。加强对已销号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件的排查核实,对已整改的店家强化巡查,严防死守,防止反弹。不断巩固中环件办理成果,举一反三、常抓不懈,加强与街道、社区、环保等部门的沟通联系,继续做好辖区内环保类投诉件办理。二是营造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继续加大对文明创建、“两违”和市容整治等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灵活解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广泛开展城市管理主题普法宣传,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创新尝试抖音平台等新兴媒体,结合报纸、移动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切实发挥执法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加大网络舆情监控,积极应对各类网络舆情,消除负面影响,切实做到有舆情就有正面回应。三是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落实常态化督查。严格落实网格管理动态巡查、全方位督查、督查通报等措施,每月下发1期《督查通报》,及时表彰先进、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对执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督查考核,对管理不到位、违反制度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全体队员的压力感和责任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