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1-0400-2025-00080
- 备注/文号:厦湖府办函〔2025〕79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15
厦湖府办函〔2025〕79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委政法委:
现将《关于政法系统银发族参与调解赋能社区治理新活力建议》(第20254108号)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区高度重视该提案,第一时间与刘军锋委员进行电话沟通,感谢其对我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了解提案具体内容,并简要阐述了我区承办意见。
二、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湖里区通过内部摸排、调研、下社区挖掘、社区干部推荐等多种形式,在社区居民中积极培育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察等专业懂法、热心志愿人士,发挥社区退休政法人员人熟、地熟、业务熟、情况熟等优势,确保调解时情理与法理兼顾,发挥“银发”政法人才余热,建强调解工作队伍和组织堡垒,助力基层调解工作提档升级。
一是引才入库,搭建银发调解平台。目前全区共吸纳6名退休政法工作人员作为基层人民调解员,其中有3名退休法官依托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社区纠纷,2名退休警官作为街道警民联调调解员参与辖区非警务警情纠纷调解工作,1名退休民警在殿前街道翔鹭社区网格调解小组开展调解。辖区有退休政法工作人员参与的调解组织共有4个,成立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840件,打造了秀丹法官调解工作室、金波调解工作室等特色个人调解工作室,提供“专家门诊”式的调解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二是巧化纠纷,丰富“社区枫桥”实践。调动政法系统资源优势,运用到社区“微”治理单元,努力打造湖里区新时代特区版“枫桥经验”。如金安社区秀丹退休法官调解工作室围绕“就地及时化、无偿公益性、个人品牌化”的理念,定期“坐班”义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开展以“我们身边的法律问题”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在居民微信群开设“普法小课堂”,组建了一群居民群众身边热心靠谱的“知心人”,成为金安社区的一张金名片,成立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466件。《牢记嘱托 打造“社区枫桥”》“系列枫桥”篇案例受省厅转发,该经验做法先后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62项市级以上荣誉,秀丹法官调解工作室被推选为区级金牌调解工作室。
三是发挥余热,积极融入社区治理。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为主体,N个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为补强,形成“1+N”社区法律服务模式。辖区共3名退休政法工作人员加入“蒲公英”普法志愿者队伍、4名作为社区“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充分激发退休政法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近三年来,共邀请退休政法工作人员开展“送法进社区”“送法进小区”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2场。如金山街道金山社区退休法官王金波调解工作室设在居委会一楼,作为有20年民商事审判经验的老法官,3年间为社区居民长期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并助力辖区征地拆迁纠纷化解工作(该工作室已于2022年撤销)。
四是赋能充电,强化调解队伍素质。优化培训师资力量,共邀请退休政法工作人员为辖区调解员开展调解业务培训4场。如2023年经市鹭江公证处聘任,退休的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黄锦良到江头街道警民联合调委会任调解员(至2025年1月),作为福建警察学院客座教授、公安部“双千教学人才”等,2024年6月黄锦良受江头司法所邀请为江头街道辖区调解员培训人民调解实务知识。2019年全区人民调解工作骨干业务培训邀请了退休法官吴秀丹为全区调解员培训调解案例及调解技巧。
五是创立机制,活用善用银发人才。为壮大调解队伍,我区注重特色化、多元化调解机制建设。金山街道片区在“岛内大提升”的大潮中,在东部片区征地拆迁指挥部设立了5个法律服务工作站,组建以司法所干部、退休老法官、公证员、律师、社区“两委”、乡贤等为成员的公共法律服务团队。江头街道片区整合辖区资源,创立“‘三联三帮’,共同向未来”服务品牌,其中“三联”即包括联合辖区退休政法干部、军人等热心人士资源,“三帮”包括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和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禾山街道片区实施“4×7×24”的警民联调模式,即聘请4名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退休人员、律师驻点派出所(目前其中1人为湖里公安分局退休警官),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接收和处理110平台上的民事纠纷调解。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机制建设不足。目前辖区的银发调解员均为个人自发志愿参与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参与基层调解工作,较为零散,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作队伍。
二是工作宣传不足。银发调解相关工作宣传广度、效应不够,群众对银发调解的特点、优势知晓率、信任度不高,导致银发调解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三是工作保障不足。目前辖区退休政法干部调解员与其他人民调解员进行统一管理,未自上而下形成另外专门的体系机制以确保银发调解工作质效,调解员通过购买服务或调解案件补贴获得物质保障,激励作用有限。
(二)今后推动计划
一是队伍建设。摸排全区政法系统退休人员参与银发调解工作意愿,组织推荐和个人志愿报名相结合,动员、选育一批有能力、有热情的银发调解人才,建立有一定规模人数的全区银发调解员工作队伍。
二是品牌培育。结合湖里特色“社区枫桥”品牌建设,鼓励退休政法干部发挥经验、专业优势,通过就近加入所居住街道、社区现有调解组织等形式,更多参与到基层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中来,服务社区治理。试点建立社区“银发调解工作室”,逐步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效应,作为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力量的有力补强,将“社区枫桥”进一步培育成为成熟体系。
三是工作保障。将新加入的银发调解员纳入人民调解业务培训,确保其熟悉调解业务流程,具备基本调解知识和技巧。完善银发调解队伍建设、考核激励等相关制度,兼顾银发调解员的健康安全保障,并落实相关经费物质支持。
领导署名:胡振强
联 系 人:陈舒舒
联系电话:2808119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