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1-0400-2025-00082
  • 备注/文号:厦湖府办函〔2025〕81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15
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9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时间:2025-04-15 17:09

  厦湖府办函〔2025〕81号

  答复类别:A类

  市卫健委:

  现将《关于在厦门建立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第20254094号)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东莞、青岛、重庆、苏州等多地出台有关政策打造15分钟中医服务圈,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满足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此我区高度重视,组织各业务相关单位梳理总结已开展的工作情况,并就进一步推动我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工作部署。

  二、措施与成效

  湖里区中医药服务资源丰富,已初步形成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各级各类医院中医科为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阁)为网底、社会办中医为补充的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截至2024年,全区各级各类中医药服务机构有119家,中医类别医师有1366人,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新兴湖里中医区域医疗集团。一是“纵向成集、横向成群”,创新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发展模式。湖里区积极发挥中医医疗资源优势,协同互补,初步形成“区域医疗集团上下”[区域龙头医院(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厦门市中医院)+区属专科医院(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名中医工作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阁)]+“医共体内外”[厦门市中医院+湖里区中医同业联合会]的多层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了“强龙头、通上下、联内外”的中医健康服务网络。二是“专病、专家、专治”,打造强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品牌专科。一方面,强化龙头引领,市中医院获批全省唯一的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优势专科、重点专科等中医优势专科项目。现有6个国家级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6个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另一方面,强化优质民企培育。推动鹭燕医药集团与台资向阳洁宇医疗集团合资扩建一家二级综合医院厦门燕来福医院(张步桃纪念医院),以张步桃中医大家为桥梁,促进两岸医学融合发展。鼓励厦门国宇健康管理中心有限公司湖里第一门诊部建立“石学敏院士工作站”暨“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厦门分中心”。协助厦门湖里瑞来春门诊部“闽南儿科放筋疗法”入选第四批湖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是“入眼、入脑、入心”,开启“线上线下”全流程沉浸中医药文化体验之旅。建立忠仑公园中草药科普基地,种植紫苏、蒲公英、穿心莲等145种中草药,并设置配套的科普牌,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完成2家精品中医馆、3家中医阁建设。设置中草药标本、中医养生之道、九种体质辨识等文化宣传橱窗。2024年我区共开展中医药法宣传讲座9场,中医药文化宣传讲座84场,同时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开展“艾”上中医、岐黄少年行、童心探秘中草药等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禾医童行团队创新打造“小小中医师 大大梦想家”活动品牌荣获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典型案例。

  (二)打好“引育挖”组合拳,打造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新高地。一是坚持拓宽渠道,广开门路“引”人才。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借助引进的中医专家组建“名中医工作室”,开展院内“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覆盖医护人员120人才,进一步培养中西医复合人才。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千方百计“育”人才。一方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医院签订了精准双向转诊合作协议,高效平移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同时,积极落实“千名医师下基层”受援工作,变“输血”为“造血”,加强中医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升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基层医师参加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及技能大赛,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婷婷主治医师、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然主治医师参加2023年全省中医师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荣获个人中药处方审核第一名,省金牌工匠荣誉。三是厚植中医沃土,不拘一格“挖”人才。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旨在打造复合型中西医人才,对138名西医医师授权了中医药服务,鼓励已授权的西医医师在执业中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服务。积极做好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师承备案工作,鼓励中医爱好者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中医学术经验等内容,截至目前,湖里区现已备案中医确有专长人员95人,22名卫生技术人员通过省级确有专长考核。

  (三)强化信息赋能,让传统中医药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是为中医传承创新注入新动能。市中医院信息中心、针灸二科(热敏灸)、国际医疗部、客户服务部携手合作,成功打造出创新性的《5G+中医综合适宜技术示范性诊疗平台建设研究》项目,依托5G网络的便捷与高效,医院构建了覆盖广泛的5G专网,并融入5G智能物联网终端,为传统中医药服务注入智慧活力,荣获全国优秀项目和通过验收项目。二是为中医临床诊疗效率加快速度。湖里区妇幼秉持“中医+妇幼保健”的发展方针,开发“妇幼中医适宜技术软件”,建立中医药服务大数据平台,动态监测诊疗效果持续优化服务方案。三是为中医医疗服务增添“人情味”。开展夜诊、周末门诊,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实现“养生不误工”“调养不误课”,满足群众多时段就诊需求。开设中医体重管理门诊、结节专病门诊、小儿推拿门诊、中医骨伤科、康复医学科、针灸理疗科等特色专病专科,满足不同年龄段病症患者的中医诊疗需求。创新体卫融合,针对35-69岁人群提供体质检测服务,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运动处方及中医康复方案,助力患者恢复健康。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形成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

  (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加快推进湖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禾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坂尚分中心、高金林社区卫生服务站、禾美社区卫生服务站、湾北社区卫生服务站、B59地块社区卫生服务站等7个基层医疗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底搬迁启用坂尚分中心,2026年搬迁启用湖里、金山两个新中心。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二)坚持多措并举,推动高水平中医药服务发展。以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全国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示范中医馆”为引领,加强非中医医院中医药科室建设。推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品中医馆建设,提升基层适宜技术推广运用水平,持续推进共享中药房及中药配送服务。推广糖尿病“三师共管”诊疗模式,不断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

  (三)坚持固本培元,推动高层次中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医师以赛促练,压茬推进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师承学习人员登记备案和西医医师学习应用中医药技术方法备案管理工作,持续挖掘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探索中医高质量发展模式,围绕医疗质量、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方面提升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管理水平。

  领导署名:胡振强

  联 系 人:陈舒舒

  联系电话:2808119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