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1-0400-2025-00083
  • 备注/文号:厦湖府办函〔2025〕82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15
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404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函
时间:2025-04-15 17:12

  厦湖府办函〔2025〕82号

  答复类别:A类

  市民政局:

  现将《关于完善社区环境和服务能力 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第20254044号)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交关系和整体幸福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区对此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业务相关单位对提案进行专题研讨和调研,努力探索完善社区环境和服务能力,旨在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意识,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措施与成效

  (一)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

  持续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建立家庭养老床位近100张,实现24小时在线接收和处理应急求助、15分钟回应处理;2024年配合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开展新春慈善快车适老化改造项目,共指导18户服务对象选取适老化产品包方案,并持续推进督促“方案包”落实情况;积极推进政府专项补贴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截至去年活动结束累计补贴金额超2211万元,占全市居家适老化补贴金额的1/3,远超市民政局1677.1万指标金额;配合市民政局开展“邻安康”长者守护工作,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安装雷达波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提高政老年人积极应对突发意外情况的检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场所,由社区助老员和社区志愿者提供帮扶,招募退休教师、退休医生和有舞蹈、音乐等专长的老年人,围绕“六个老有”,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班、健康讲座、免费巡诊、学习小组等,提升老年人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2024年共开展相关活动2000余场;在党群活动中心同步打造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阵地,探索推行“学堂+食堂”“文化+养老”模式,整合各类老年教育资源,为老年文化教育提供空间、设备、师资支持,通过开设精彩纷呈的特色课程、组织开展妙趣横生的活动,让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生活更加舒适。

  (三)积极发挥老年人余热

  通过分类摸排、单位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开展银发人才信息摸底。按照基层党建、法律服务、基层治理、科教文卫、体育艺术5个领域进行科学分类,逐一登记造册、实时动态更新,建强用好湖里区“银发人才库”,目前已吸纳106名离退休干部入库,组建5支“乐龄志愿服务团”并授旗,增强银发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老年人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优势,鼓励老年人做好表率,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认领项目和岗位,带领更多居民参与邻里互助、交通督导、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减少代际冲突。

  (四)老年心理健康有“医”靠

  持续开展百名专家进社区义诊活动,2024年共开展9场活动,邀请专家72人次,服务社区群众2076人次。为辖区慢性病、高龄老人、行动不便居民提供家庭病床服务,2024年建床296张,派出医护108人次,开展针灸、推拿、外科换药、导尿、物理治疗、导管护理、造口护理、压疮预防及护理等医疗护理服务。2024年联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老年科完成819例认知症筛查,组织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2701例65岁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与抑郁症筛查。通过筛查,提前发现了近90例有不同程度认知或抑郁倾向的老人,并及时介入提供心理疏导和干预。通过一系列“到家门口”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保障。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我区老年人心理干预能力,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一)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

  一是完善设施配建。按照均衡化发展的原则,不断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配置,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结合完善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改造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等城市更新工作,同步补齐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和适老化建设短板。二是推进分级诊疗。持续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加大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双向转诊、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协作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医疗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更好地满足老年患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落实厦门市“千名医生万人次下基层”工作,邀请市仙岳医院等三级医院专家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专家工作室,提升基层心理卫生服务能力。

  (二)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打造养老服务新业态

  一是大力推进“智慧+养老”。在居家和社区机构等养老服务模式中融入科技元素,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养老服务物联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进一步优化改造养老服务管理、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产品、养老服务内容、养老服务方式,多形式、高质量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高科技覆盖实现养老服务全链条的智慧化、专业化。二是探索“物业+养老”模式。物业服务企业具有信息掌握度高、响应快、业主住户信任感高等优势,推动“物业+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可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破解失能、失智、失独、重度残疾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等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让老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享受晚年生活。

  (三)加强宣传推广,营造爱老敬老社会氛围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老年人关爱关怀机制,积极倡导“爱老、敬老、助老”的良好风气,让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一是强化立体式宣传,营造良好风尚。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养老服务有关政策和措施,提高群众对机构和居家社区养老的认知。通过文化作品、新闻舆论、公益广告等引导全社会培育和践行新时代孝老敬老理念,推进新时代孝老敬老新风尚。二是强化场景式体验,转变养老观念。邀请老年人及其家属参与养老机构组织的活动。借鉴思明区橙照护养老服务机构负责运营的村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模式,通过定期对附近居民开展医疗健康体检等服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群众对居家社区养老的认识。三是强化常态化帮扶,提升服务质量。充分利用志愿者和助老员队伍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契机,宣传有关养老服务的知识。常态化开展慰问和志愿帮扶活动,解决老人们生活中的难题,组织各类丰富文体活动,搭建好老人沟通交流平台,真正把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让老年人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领导署名:胡振强

  联 系 人:陈舒舒

  联系电话:2808119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4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