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1-0400-2025-00108
  • 备注/文号:厦湖府办函〔2025〕109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14
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004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时间:2025-07-14 17:30

  厦湖府办函〔2025〕109号

  答复类别:B类

市生态环境局:

  现将杨红斌代表《关于推进厦门市宁静小区建设工作的建议》(第6004号)的协办意见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第二批噪声污染防治试点(宁静小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厦门市创建宁静小区试点工作方案》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宁和谐环境需要,持续开展宁静小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完成建发玺樾、嘉州花园、仁和公寓、禾缘公寓、南山新村、东渡社区小区等6个宁静小区建设工作。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与成效

  (一)广泛宣传发动,推动共治共建

  工作开展前期,走访意向小区并与居民代表和物业工作人员访谈,遵循自愿原则,挑选不同居住区类型的小区作为建设试点。将宁静小区的建设文件、制度、体系集成于二维码,制作“宁静小区创建E码通”小区电子书,方便居民群众扫码翻阅。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上线宁静小区IP微信表情包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宣传宁静小区建设的意义和目的,提高居民对噪声污染防治的认识和参与度。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及业主代表等多方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对商家及小区内装修噪声进行日常巡查,形成多元治理新格局,营造共治、共建、共享氛围。

  (二)聚焦群众关切,开展整治提升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社区居民对宁静小区工作的开展普遍认识度不高,认为对其生活没有实质性的提升帮助。我区针对性地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周边商户、建筑施工单位、线性施工路段和餐饮排挡等经营性娱乐场所的监督巡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源的产生。主动切入群众关切问题,深入各小区帮扶指导,对照《美丽家园住宅小区环境保护规范 宁静小区》开展自查自评,通过自查评分,提升小区管理者和居民对噪声污染的认识。针对小区内部易偶发噪声,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建设小区现有和潜在噪声污染源进行排查及噪声监测,准确掌握小区噪声污染源。对减速带、窨井盖、车库出入口、单元门等部位实施减振降噪提升改造措施,有效减少噪声源产生,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

  (三)立足常态长效,构建制度支撑

  2023年,制定印发《厦门市湖里区创建宁静小区试点工作方案》,从建设模式、指标体系、管理路径、职责分工、长效机制等方面开展宁静小区建设探索,让宁静小区建设既重“评时”,又重“平时”,不止“一阵风”,常吹“四季风”。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小区噪声管理公约》、《小区文明养宠公约》、《小区商户文明经营公约》,并建立《小区噪声管控制度》《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等管理机制。制定小区公共区域宠物及各类动物管理规则,合理划定居民活动、日常市政作业规范。通过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小区基本条件,提升宣传标识和在线监测等硬件设施,为宁静小区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三、下步工作计划

  我区将坚持科学规划、系统治理,持续深化巩固宁静小区建设工作成效。一是巩固提升“宁静小区”建设成果,发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做到常态长效,久久为功,为居民群众切实提供安居环境。二是着力优化社区人文环境,努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健康水平,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增强城市竞争力,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三是主动应答,积极借鉴成熟经验做法,推动基层治理新模式,在机制上进一步探索“政府引导+居民自治”新模式。四是持续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宁静小区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探索生态环保共建共治共享,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领导署名:胡振强

  联 系 人:郑呈垚

  联系电话:2878080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室,市政府督查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