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湖里街道政务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继续加强信息发布,不断增强电子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积极稳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现将我街道2019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政务公开助力改革
(一)强化“放管服”改革信息公开
一是坚持政府工作公开透明。街道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街道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和各办制定的政策等,除依法、依规需要保密的外均及时公开。截至目前,共公开《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湖里街道办事处201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1条、概况信息8条、规划计划1条,其他信息17条,街道动态13条和图片新闻5条。二是积极推动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办理复文,均采取全文公开,今年来,共公开人大建议6条、政协提案2条。三是及时反馈整改。今年来,街道在区级部门指导下,及时处理答复网民意见建议1条、在线咨询6条、网上投诉4条,共计11条,均100%及时回复;修改错疏漏问题2处,并对照《答复函保密审查工作提示》要求,逐项逐条进行自查整改。
(二)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预决算公开。街道每月及时主动公开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预算支出情况表、领导干部及科室通讯费开支情况、干部职工差旅费开支情况、公务接待费开支情况、车辆使用费用情况、大宗物品采购情况,做到“三公”经费、街道财政执行的公开,截至目前,公开10条相关信息。二、重点信息公开。公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助和就业等情况,并在网上公开湖里街道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0条,受灾人员救助信息10条,残疾人福利20条,老年人福利10条,救助款物管理使用及资金信息10条,促进廉洁机关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网站政务公开。定期完成“主动公开文件报送”,将主动公开文件送区档案馆、图书馆,每周及时发布街道网填报网站及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相关材料,并加强自查,及时上报《湖里街道政务信息情况每周一报》,截至目前,共计报送45份。
(三)进一步健全解读回应机制
一是切实做好政策解读回应工作。街道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政策解读公开工作,及时发布重要政策的解读。二是落实政策解读“三同步”要求。街道严格按照“谁起草、谁解读”原则,落实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的“三同步”工作要求。三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街道通过网站及时了解社会关切,有针对性地做好回应工作和互动交流。对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并及时发声,对存在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截至目前,共完成《湖里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参保政策》、《福建省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领导在线访谈2篇;关于征集“门前三包”及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建议、关于推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工作的意见建议民意征集2篇;《关于众创空间租金补贴兑现工作的调查》网上调查1篇,其中《物业服务满意率调查》计划本月开展。
二、提升电子政务服务工作实效
一是强化权责清单管理与应用。街道建立完善各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制定详细的行政审批标准,明确办理依据、申请材料、申请条件、办理程序、审批时间、收费标准等内容,在街道及社区便民服务窗口上公示并向社会公开发布,通过在政府网站集中发布,公开亮权、规范用权,并接受社会监督。街道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工作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和长效性的工作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今年来,在区审改办指导下,在2018年的基础上先后进行了2次规范。
二是优化审批办事服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网上审批、智能审批、全面推进“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办事清单制度,在区行政审批管理局及区级各业务口指导下,通过全程网办、邮递服务、预约上门服务、现场检查预审材料等方式,完成事项修改和“一趟不用跑”事项提升,截止10月31日,街道事项62项(涉军事项还未进行答复),社区事项68项(涉军事项还未进行答复),均在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部署。目前,街道“一趟不用跑”占比由原先10.6%提升到71%,社区“一趟不用跑”占比78%。
三是完善办事服务事项。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及时公开相关改革举措、工作进展和改革成效。清理并公开群众和企业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进一步规范和规范办事指南,截至2019年10月31日,完成街道及所辖社区1286条网上办事指南信息更新,完善基本信息、申请材料、办事流程、附件下载和二维码识别等指标,确保办事指南信息准确。
二、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街道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依法保障公众合理的信息需求。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增强答复内容针对性并明示救济渠道,答复形式要严谨规范。对依申请公开工作中发现的依法行政方面问题,要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工作建议。对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可以转为主动公开的,应当主动公开。二是用好管好政务新媒体。街道对照“两微一端”新平台建设和维护管理要求,充分发挥街道微信灵活便捷的优势,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工作,同时按照“谁开设、谁管理”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内容发布审核机制,并强化互动和服务功能,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共用,解决更新慢、“雷人雷语”、无序发声、敷衍了事等问题。三是加强政府网站维护。街道切实履行对政府网站的监管责任。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的指导下,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维护,优化审批办事服务、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强化网站信息内容保障工作,由党政办专人负责,对党务和政务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新和公开相关情况,确保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