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城管执法局践行“721”工作法,让城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蔡塘安置房工地周边,安装起5顶可伸缩防雨棚,将人行道旁的阶梯座位改造成“小而美”的临时用餐区。(沈淑婷摄)
湖里区已成功设立14处工地便民就餐点,成为工地旁的暖心风景线。(湖里区城管执法局 供图)
文/本报记者 王玉婷 通讯员 章迎飞
从“路边风雨蹲餐”转为“棚下有序就餐”,工人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机场附近违停“断头路”大变身,道路通畅有序、交通组织更加科学合理;适当放宽集装箱街区广告招牌设置条件,城中村商业氛围和“烟火气”一同升腾……这些创新改变与暖心细节,不仅映照出湖里城管对民生细致入微的关切,更如一把钥匙,开启城市管理智慧之门。
今年来,湖里区城管执法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践行“721”工作法,把日常城市管理工作融入常态化文明创建、融入企业发展大计、融入百姓民生实事,使城市治理有力度更有温度。
镜头1
一顶顶临时雨棚
小空间有大用处 因地制宜撑起“民生之伞”
“一到饭点,人行道上就摊贩聚集,工人们也只能蹲在大太阳下吃饭……”今年6月,湖里区城管执法局江头中队接到居民反映,因蔡塘安置房工地周边场地限制,无法建设规范工地用餐点,工人只能在路边无序就餐。
“在城市管理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的矛盾,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还是因地制宜撑起‘民生之伞’,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湖里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6月20日,江头中队联合街道、工地负责人,前往现场考察。“测量现场空地面积、多方收集居民、工人意见后,我们提出利用人行道阶梯座位,设置可伸缩雨棚作为临时就餐点的方案。”江头中队沈毅林说。几天后,湖里区城管委办组织区住建局、区城管执法局等单位座谈,进一步明确方案,决定通过安装临时防雨棚规范秩序。
说干就干,短短两天内,江头中队协调有关部门在工地外围,安装起5顶可伸缩防雨棚,将人行道旁的阶梯座位改造成“小而美”的临时用餐区,既节省空间又灵活实用。同时,江头中队安排人员,在饭点加强巡查劝导。
“人行道恢复了畅通、占道问题得到了解决,工人们也能坐下来安心吃饭,这个举措给力又暖心!”居民纷纷点赞认可。“再也不用蹲在路边扒拉盒饭了,还不怕日晒雨淋,我们干起活来也更有力气!”工人们开心地说。
不久前,位于金马路、湖里区规模最大的便民就餐点投入使用。现场14家规范入驻商户提供快餐、炒面烩面等丰富选择。“30个菜,13元随便搭配!”一到饭点,摊主们热情规范经营,并主动做好卫生维护。远远望去,统一规划的帐篷、防污地垫与合理分布的垃圾桶,营造出干净、有序的用餐环境。
变“堵”为“疏”,如今,这样因地制宜打造的便民就餐点,成为湖里不少工地旁的暖心风景线。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已成功设立14处工地便民就餐点,吸引87家商户规范入驻,让城市温度在细节中传递。
镜头2
一条条畅通道路
多部门联合出手 机场附近的违停“断头路”大变身
此前,提到每天上下班必经的高崎南十路,周边不少上班族纷纷皱起眉,“作为机场附近的通道之一,该路段长期以来成为接送机车辆的临时‘停车场’,不仅影响通行效率,更一度沦为‘断头路’,给我们周边企业员工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不久前,接到企业向湖里区企业服务办提出的协调诉求后,一场以“解难题、优环境、惠民生”为目标的改造提升行动迅速展开——依托湖里区“3311”惠企利企工作机制,湖里区城管委办、区道交办联合区住建局、机场分局交警大队等多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召开协调推进会。
如何既打通交通“堵点”、又有效遏制违停乱象?各部门在现场反复论证后,迅速给出“诊断方案”:在道路中央加装硬质隔离带,明确车行方向;重新施划清晰规范的交通标线,优化通行标识;增设减速带,引导车辆减速慢行;多管齐下之余,强化执法管理,有效遏制违停行为。这样一来,通过科学规划、物理隔离、设施升级等方式,给该路段来了一场综合改造大提升。
如今,经过全面改造后的高崎南十路焕然一新,道路通畅有序、交通组织更加科学合理,交通堵点被“全面疏通”,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据统计,今年来,湖里区相关部门已打通16处交通堵点,通过交通改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一流营商环境根基。
镜头3
一块块广告招牌
守护好“头顶上的安全” 为城区高颜值画龙点睛
“【湖里城管】提醒:台风‘丹娜丝’将给我市带来大风影响,请您及时检查加固户外广告招牌,确保设置牢固和用电安全。”不久前,台风逼近时,广告招牌设置人李先生的手机就收到这条温馨提示。
“户外广告招牌作为‘城市门面’,其设置是否规范、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乎城市形象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湖里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更好地让设置人关注广告招牌安全、守护“头顶安全”,除了日常定期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外,该局坚持靠前服务,帮助有需求的设置人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优化户外广告,并在重大节假日和台风来临前,加强检查、发送安全提示。
户外招牌的安全,他们全力守护。广告许可管理,则有暖心实在的服务——为理顺广告许可管理,湖里区城管执法局编制广告设置详细规划和实施方案,推动嘉禾路第六空间电子屏广告、SM商业城裸眼3D屏广告设施实施方案落地,有效提升区域商业氛围和广告运营企业收益。协助五缘湾、嘉禾路南片区和东渡邮轮母港片区编制广告设施设置详细规划,累计为企业解决户外广告规划需求247处,新增户外广告设置规划55处。
该局还拟制《湖里区城中村户外招牌设置指导意见(试行)》,指导禾山东围文创集装箱街区广告招牌设置,鼓励商户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设置有区域特色的户外广告招牌。目前入驻15家商店,共有店招15个、侧招5个,其他各类形式广告40余处,城中村商业氛围和“烟火气”更加浓厚。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质效也在不断提升,该局将主管领域4项许可实行清单化管理,主动公开流程并设立专线电话随时接受企业咨询;许可申办实行标准化运行,4个行政服务事项全部为全程网办,并实现闽政通“掌上办”,同时保留线下“帮代办”服务;优化审批手续,压减临时大型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行政许可、临时小型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备案事项申请材料,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城区高颜值画龙点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