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904-0200-2025-00001
- 备注/文号:湖江街〔2025〕8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江头街道办事处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8-04
湖江街〔2025〕8号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江头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江头街道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2025版)的通知
各社区、各办、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体系,结合街道防汛防台风工作实际,对原《江头街道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2024版)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江头街道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2025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湖里区人民政府江头街道办事处
2025年8月4日
江头街道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
(2025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洪涝和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以下简称台风)是频繁发生并对我街道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为保障街道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运行,提高应急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减轻台风、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街道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依据《湖里区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福建省防洪条例》《厦门经济特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福建省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厦门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湖里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三)汛期确定。根据厦门市暴雨洪水及台风影响的特点,每年4月1日至10月15日定为汛期,其中7、8、9月为主汛期。
(四)工作原则。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要求;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预警到街、预案到居、责任到人,形成条块结合、分级负责、部门管理的防汛抗灾指挥体系。
(五)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街道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厦门台风、暴雨灾害特点
(一)季节性强
厦门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毫米,全年降雨量分布为:春雨季(3~4月)17%,雨季(5~6月)29%,台风季(7~9月)35%,秋冬季(10~次年2月)19%。影响厦门的台风出现在5~11月,频率为5月2%,6月7%,7月20%,8月37%,9月22%,10月10%,11月2%。
(二)发生频率高
1956至2024年,厦门共遭受250个台风正面袭击或影响,平均每年3~4个;其中6个台风正面登陆厦门,平均10年1个。“非台风”暴雨平均每年3~4场,历时短,强度大。
(三)危害大
暴雨、台风均可能给厦门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台风,带来强风、暴雨及风暴潮,可能导致城区积涝、地质灾害、危房倒塌、航线停航、跨海大桥封闭、景区景点关闭、BRT和地铁停运、树木倒伏、停工、停产、停课、休市等,影响生产、生活秩序,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领导,街道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街防指),统一领导、指挥、部署辖区内的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督促、检查各社区落实防汛防台风工作应急预案,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一)指挥中心成员组成。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指挥长,街道办相关领导、人武部部长、派出所所长任副指挥长,成员由街道各办负责人、各社区主任及相关单位领导组成(附件1)。
(二)指挥中心下设机构。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街道防汛办)、抢险救灾组、转移安置组、物资保障组、卫生救护组、治安保卫组。各工作组分工合作、各负其责,确保应急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办公室:由安委办、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办、民生服务办、党建办、人武部的人员组成,主任由安委办主任兼任。主要任务:负责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的日常工作;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通知各社区和相关单位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机构的工作联动;及时了解水情、汛情、灾情,向指挥部和上级部门汇报;及时将汛情、风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社区及相关单位;严密监视水情、汛情;做好防洪防台风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
抢险救灾组:由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办、人武部、安委办及抢险救灾应急队(对接区住建局5支抢险队伍,厦门鲁班源房屋营造有限公司、王卫祥;福建省燕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林源远;福建省汤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郑承业;福建铭泰集团有限公司、郑擎;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厦门分公司、白振忠)等人员组成。由街道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办负责人、人武部干部任正、副组长。任务是分析掌握气象动态、汛情,组织实施抢险救灾应急;维护道路畅通;及时了解各地质灾害点情况;组织灾后自救(附件2)。
转移安置组:由安委办、民生服务办、人武部、派出所、抢险救灾应急队等单位人员组成,由安委办主任任组长。任务是帮助做好受威胁区域人员和财产的转移;组织实施受困人员的抢救转移;及时掌握各社区安置转移人员的动态;确保受灾人员的日常所需,街道各社区应急转移安置点(附件3)。
物资保障组:由综合办、经济服务办人员组成。由综合办主任、经济服务办主任任正、副组长。任务是负责防汛救灾物资的筹集、储备、运输等工作;经服办负责被转移人员以及应急各小组人员的食品、用水、生活用品等物资保障,综合办负责运输车辆保障(附件4)。
卫生救护组:由民生服务办和各社区医疗单位人员组成;民生服务办主任任组长。任务是协调组织医疗人员前往灾区抢救伤病员;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灾区疫情监测,防止疫病蔓延;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
治安保卫组:由综合治理办、派出所和各社区治保人员组成,由街道综合治理办主任和江头派出所副所长任正、副组长。任务是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救灾正常秩序;协助抢险和强制受威胁区域人员转移。
(三)各社区居委会应设立防汛防台风救灾应急小组。主要任务是制定社区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预案,应配备防汛责任人(A、B角),两位责任人在汛期不得同时外出,第一责任人(A角)外出时,应向第二责任人(B角)做好交接工作;组建抢险救灾应急队;落实配置相应的抢险救灾物资;及时呈报存在的隐患和灾后损失情况;动员、组织受威胁区域和受困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在街道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四)街道组建抢险救灾应急队伍。由驻街城管中队、街道民兵应急排战备队伍、街道应急救援队伍、社区应急队伍4支防汛应急队伍组成。另外对接区住建局5支应急抢险队伍,根据实际需要,投入抢险救灾。
四、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1.街防指及时将台风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信息通知到各办、各社区。
2.街防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各办、各社区通报灾害预报预警及防御工作部署等信息。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暴雨、台风、风暴潮灾害时,提前部署,做好相关防范应对准备。
(二)积涝灾情信息
1.积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受灾范围、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等。
2.灾情发生后,社区应及时向街防指报告受灾情况,街防指应动态收集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情况严重时应及时向区防指报告。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重大灾情在灾害发生后1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到区防指,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核实后及时上报。
3.各社区应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等国家有关规定上报暴雨、台风灾害情况。
(三)预防预警行动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动员,增强全社会防御暴雨、台风等灾害和自我防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强台、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防台风组织指挥体系,逐级落实责任人,完善内涝、地灾等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群测群防体系及预警措施,加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
3.预案准备。各社区应加强预案管理,结合实际开展评估、修订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和应急抢险方案,构建上下衔接、横向协同、高效完备的应急预案体系。
4.物资队伍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防汛防台风任务的部门和社区,应储备必需的抢险救灾物资。街防指应收集掌握辖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社会救援力量情况,全面加强抢险救灾工作统筹。
5.通信准备。确保防汛通讯畅通,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卫星电话、微信群等,保证雨情、水情、潮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及时传递。
6.培训演练准备。各社区应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防汛责任人、专业干部和基层一线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各社区要适时组织开展转移避险、抢险救灾等内容的应急演练。
7.汛前检查。街防指牵头组织开展汛前检查工作,重点检查防汛责任落实、方案预案修订完善、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队伍物资准备、宣传培训演练等防汛备汛工作开展情况,查找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四)城区内涝灾害预警
当气象预报有强降雨,可能引发城区内涝时,街防指应及时向各社区发布预警信息、风险提示,提醒关注内涝影响,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街防指牵头指导、督导、组织部署防范应对、抢排防涝工作,会同社区加强对易涝点位的排查,合理布设监测设施,提升城区内涝监测预警能力。
(五)预防预警支撑
1.防汛指挥图。街防指组织各社区及时修订街、社区两级防汛指挥图,重点 更新隐患点、避灾点、应急队伍物资数量、分布等数据,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供参考。
2.危险区域转移对象基础数据。各社区每年汛前应组织对辖区可能受暴雨、台风等灾害威胁的人群进行排查,对需转移对象进行建档立卡,建立需转移对象清单和转移避险工作台账,及时录入全省防汛危险区域需转移对象建档立卡系统,为转移避险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六)预警响应衔接
1.街防指要健全多部门联合会商、联合部署、联合防御机制,预测有灾害性天气过程,要及时会商,研判灾害风险,综合考虑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程度,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部署相关防御工作。
2.街防指应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把区防指预警纳入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3.区防指发布预警后,街防指要及时向社区通知相关监测预警信息,并视情“叫应”街道、社区等有关负责人。
五、应急响应等级划分
1.按暴雨、台风灾后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等级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一级应急响应级别最高。
2.启动防御暴雨洪水应急响应和防御台风应急响应通常由区防汛办发布,街道防汛办街道应急响应命令后,立即通过短信、微信、电话通知等渠道,将启动等级应急响应信息和气象信息、防范要求通知各社区。启动应急响应后,各社区迅速组织抽排水设备机动至各积水点,并展开作业准备。
六、情况处置
(一)暴雨洪水灾害应急响应
1.防御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暴雨四级应急响应后,(1)1名领导在岗带班,街道防汛办加强值班。(2)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相关干部下沉,做好重点场所、易涝点位排查检查。
2.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暴雨三级应急响应后,(1)1名领导在岗带班,街道防汛办加强值班,协调落实防御暴雨工作措施。(2)按照区防指的调度部署,做好防暴雨工作安排,及时核实、更新防御工作动态和受灾情况。(3)在四级应急响应基础上,根据气象部门暴雨预警和易涝点风险提示,启动抢险队伍预置方案,做好抢险救灾准备。
3.防御暴雨二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暴雨二级应急响应后,(1)指挥部即通知各社区、相关部门、责任人及时进入防御状态,落实预警、防御等各项工作;防汛分管领导在街道防指带班值守,执行抢险救灾应急任务的人员在执法中队待命。
(2)加强对地质灾害点、危房、古树、低洼地、下穿通道、地下商场和车库等进行巡查、监测,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络,严密注视水情,做好防范和撤离人员准备;街道正副班人员按防汛办的要求分两组对重点危险部位进行督查。
(3)街道指挥部、各社区居委会实行24小时的值班,必要时加强值班人员,分管领导到位带班。随时保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了解掌握汛情,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4.防御一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暴雨一级应急响应后,(1)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指令发布紧急动员通告,指挥长、街道所有人员到位,执法中队应急分队成员驻街待命,动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严密监视地质灾害点、危房、古树、低洼地、下穿通道、地下商场和车库的动态,街道各办组织到挂点社区重点危险部位进行巡查。
(3)组织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和指导群众进行抢险救灾和自救工作。必要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按转移安置方案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场所,并做好相应的安置工作。
(4)街道指挥部和各社区实行24小时值班,街道安排1名党政主要领导或防汛分管领导在街道防指值守指挥,通讯畅通,全体工作人员到岗。随时掌握水情、险情、灾情,并及时上报,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二)台风灾害应急响应
1.防御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后,1名领导在街道防指带班值守,街道防汛办加强值班,密切监视台风发展趋势,分析台风可能对我街道造成的影响程度,做好组织全街防御台风准备工作。各社区负责防汛的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值班人员加强应急值守。
2.防御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后,(1)街道防汛办通知各社区加强值班,密切注意气象预报,街道防汛分管领导在街道防指带班值守。
(2)街道防汛办应将台风消息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报告,并通知各社区居委会做好各项防台风准备工作,重点检查在建工地、洪涝隐患点、危房、古树、地质灾害点、防汛避灾点、高空建筑设施、临时工棚等,每日18时前将当日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情况上报街道指挥部。
(3)街道指挥部、各社区居委会实行24小时的值班,必要时加强值班人员,社区分管领导到位带班。随时保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了解掌握情况,做好上传下达工作。
3.防御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后,(1)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及指挥部成员要立即全部到位,研究部署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街道防汛办要将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研究的方案及上级指示精神向各社区居委会传达通知,并要求各社区居委会及时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工作。街道指挥中心、社区居委会实行24小时的值班,街道正副班人员到位,社区主管领导到位带班。
(2)街道防汛办、街道有关部门及各社区居委会要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的准备,应急分队成员在执法中队待命。
(3)指挥部和各社区居委会要加强安全巡查,街道正副班人员按防汛办的要求分两组对重点危险部位进行巡查。对辖区内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危房、工棚、简易搭盖的人员要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工作,通知有关单位及时加固户外广告牌、在建工地塔吊脚手架等设施。
4.防御台风一级应急响应。启动防御台风一级应急响应后,(1)街道党政领导、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坐镇指挥,指挥部全体成员迅速集中到位;按照预案进一步检查各项防御措施的落实情况,召集街道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到位进行防台风动员、部署防台风措施,并通知各社区居委会立即投入防台风准备,使街、居上下进入临战状态,执法中队应急分队成员驻街待命。
(2)街、社区要加强24小时值班,指派专人负责联络工作,各社区居委会要及时将辖区防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街道各办组织到挂点社区对重点危险部位进行巡查。
(3)地质灾害点、低洼区域、危房、临时搭盖及其他危险部位由各社区居委会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人员疏散和财产转移。
(4)各应急分队迅速到指定地点集结,准备好抢险救灾物资,一有灾情立即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5)街道应急分队和治安队伍上街加强治安巡逻,及时排除险情和维护社会治安。
(6)民生服务办要组织协调辖区医疗单位组成医疗救护队,做好救死扶伤及灾后防疫工作以及灾民的安置救治工作。
5.台风造成的降雨防范按防汛预案进行。
6.当台风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对我市不再有影响时(有关部门发布台风警报解除):(1)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部署防暴雨工作,无明显降雨则恢复正常上班。
(2)街、社区应继续加强在建工程、地灾点、边坡、挡墙、危旧房屋、道路等巡查监测,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2)街、社区要加快灾后自救工作,安抚群众情绪,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各应急分队要及时配合各社区居委会做好各项灾后恢复工作。
(4)街、社区应及时搜集汇总抗灾抢险情况和灾情损失情况,向街道防汛办反馈汇报。
(三)灾情处置
遇有灾情时,街道防汛办根据受灾情况组织各类抢险队伍施救,遇有较大灾情且街道本级无法组织施救时,报请区指挥部派专业抢险队伍施救。当出现低洼地内涝时:该部位防汛责任人迅速通过各种方式通知该区域群众及时转移,由街道防汛办和所在社区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及时排水。当地下车库进水时:值守人员及时通知车主将车辆驶离车库,由街道防汛办和所在社区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及时排水。当地下商场进水时:值守人员及时通知商家所有人员撤离商场,由街道防汛办和所在社区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及时排水。当下穿隧道进水时:值守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封闭隧道,通过各种渠道竖立警示标志,报区指挥部及时排水。当危房坍塌时:街道迅速了解判明是否有人被掩埋,妥善安置相关人员。当辖区道路被淹时:由交警部门封闭该路段,若属市区管道路,报区指挥部及时排水;若属街道管道路,由街道防汛办和所在社区组织及时排水。当山体滑坡时:街道组织社区迅速了解判明是否有人员被掩埋,组织该区域人员转移,在周边设置警示标志。当电力和通信中断时:街道和社区及时上报区指挥部。
七、信息报送、处理与发布
1.启动应急响应后,各社区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微信、短信、网格通、应急广播等各类渠道,及时、准确、全面通报汛情、灾情和防灾抗灾动态。
2.针对可能出现BRT、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减班或停运、下穿通道或隧道关闭等情况,各相关单位要提前预判,做好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和宣传引导。
3.应急响应期间,一旦出现突发灾险情,尤其是因灾人员死亡情况(注:人员死亡是指以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为直接原因导致的),相关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最迟不超过20分钟用简便快捷的方式,将灾险情报区防指,1小时内书面报告。
4.应急响应期间,汛情、灾情、险情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动态等信息由街道防指汇总后统一上报区防指审核和发布。涉及重大灾情、因灾人员伤亡等敏感信息经街道主要领导审核并报区、市防指核定后统一发布。
5. 应急响应期间,各社区应及时按照信息报送模板报送相关信息,四级应急响应期间,每日15时30分前报送;三级应急响应期间,每日8时30分、15时30分前报送;二级应急响应期间,每2个小时报送1次;一级应急响应期间,每1个小时报送1次;出现突发险情、灾情,第一时间用简便快捷的方式上报,30分钟内书面报告,由街道防汛办汇报区防汛办;遇突发灾情、险情和上级防指工作要求,随时更新报送。若无情况,须落实零报告制度。
附件:1.江头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名单
2.江头街道防汛抗台风抢险救灾流程图
3.江头街道防汛抗台风转移安置组导图
4.后勤保障组导图
5.江头街道防暴雨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6.江头街道防台风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附件1
江头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名单
指 挥 长:邱 巍 党工委书记
陈 婷 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指挥长:黄 巍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三级调研员
陈天友 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一级调研员
许劭彦 党工委副书记
周天明 党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
徐保之 党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
黄诗和 二级调研员
魏学寨 党工委委员、三级调研员
王 红 党工委委员、三级调研员
叶海强 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卓仁华 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郑志明 党工委委员、江头派出所所长
成 员:叶燕玲 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丁 颖 综治办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曹梅媛 经服办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陈媛婷 综合办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张德霖 民服办主任
连旭晖 党建办主任
曾彬彬 安委办主任
熊东海 综治办(城管办)副主任
郑 辉 区城市管理局江头执法中队中队长
李志坚 后埔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瑞臻 蔡塘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肖德球 江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建伟 江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姚天妹 金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萧娜芬 园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陈财根 吕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郑理想 吕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何彩珠 祥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姿萍 江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振作 忠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由曾彬彬担任办公室主任,由林冠峰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由安委办工作人员组成。
以上成员因工作和职位变动不再担任相应职务的,由继任者接替,不再另行发文。
防汛值班电话:5522346,防汛值班传真:5537796。
值班室传真由值班室人员收集上报街道防汛办。
附件5
江头街道防暴雨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情况设置 |
应急响 应等级 |
指挥员 |
防汛办 |
街道办其他人员 |
社区 |
应急队伍 |
相关保障 |
备注 |
市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三级预警或湖里区暴雨三级预警。 |
防御暴雨四级响应 |
1名值班领导在岗带班。 |
1.街道防汛办加强值班; 2.组织干部下沉,做好重点场所、易涝点位排查检查。 |
当班值班人员在岗到位,做好信息收集汇报工作,按规定上报。 |
负责防汛工作人员到岗就位。 |
|
|
收到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通知或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在岗值班时,社区主官或防汛分管在岗在位,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 |
市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二级预警或湖里区暴雨二级预警。 |
防御暴雨三级响应 |
1名值班领导在岗带班。 |
1.街道防汛办加强值班; 2.落实防御暴雨工作措施,收集上报、工作情况和灾情。 |
当班值班人员在岗到位,做好信息收集汇报工作,按规定上报。 |
负责防汛工作人员到岗就位。 |
|
|
|
市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一级预警或湖里区暴雨一级预警,预警暴雨可能对我区造成较严重灾害。 |
防御暴雨二级响应 |
街道防汛分管在街道防指带班值守。 |
1.进入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 2.各重要部位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 3.及时掌握上报工情、灾情和转移群众人数。 |
街道正副班人员到位,做好防抗工作准备,及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
实行24小时值班和分管领导带班制度;动员地灾点、危旧房屋人员转移,及时掌握上报转移群众人数;各重要部位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 |
江头中队20名应急队伍在街道待命。 |
食堂做好参加防暴雨值班执勤人员的伙食保障工作。 |
收到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通知或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在岗值班时,社区主官或防汛分管在岗在位,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 |
市气象台发布全市暴雨一级预警或湖里区暴雨一级预警,预计暴雨可能对我区造成严重灾害。 |
防御暴雨一级响应 |
1名党政主要领导或防汛分管领导在街道防指值守指挥。 |
1.进入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 2.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3.及时掌握上报工情、灾情和转移群众人数。 |
街道全员在岗,街道工作人员到相应挂点社区组织指导社区防汛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街道当班人员在防汛指挥部待命。 |
实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及时掌握上报转移群众人数,灾害及财产损失情况,每1小时报送一次信息;应急突发信息采取零报告制度,各级防汛责任人全部上岗到位。 |
江头中队30名应急队伍在街道待命。 |
备注:街道防汛值班电话:5522346,防汛值班传真:553779
附件6
江头街道防台风应急处置工作程序
情况设置 |
应急响 应等级 |
指挥员 |
防汛办 |
街道办其他人员 |
社区 |
应急队伍 |
相关保障 |
备注 |
发布台风预警四级,预计热带气旋未来72小时内将影响厦门市或热带低压24小时内可能登陆或影响厦门市时。 |
防御台风四级响应 |
1名值班领导在街道防指带班值守。 |
街道防汛办加强值班,做好防台工作安排。 |
当班值班人员在岗到位,做好信息收集汇报工作。 |
负责防汛工作人员到岗就位,每日16时前上报街道防汛办。 |
|
|
按上级统一部署,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在岗值班时,社区主官或防汛分管在岗在位,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 |
发布台风预警三级,预计热带气旋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厦门市时。 |
防御台风三级响应 |
街道防汛分管在街道防指带班值守。 |
1.街道防汛办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 2.密切关注风情、雨情,排查风险隐患点,及时上报工作情况; 3.各重要部位防汛责任人加强检查排查,做好防御工作准备。 |
当班值班人员在岗到位,做好信息收集汇报工作 |
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各重要部位防汛责任人做好随时动员和组织防御工作准备,每日16时前上报街道防汛办。 |
江头中队10名应急队伍在中队待命。 |
食堂做好参加防台风值班执勤人员的伙食保障工作。 |
|
发布台风预警二级,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强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影响或登陆厦门市时。 |
防御台风二级响应 |
1名党政主要领导或防汛分管在街道防指值守指挥。 |
1.街道防汛办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 2.各重要部位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落实各项防台措施; 3.积极组织实施抢险救灾行动,做好群众转移,及时上报工情、灾情。 |
街道正副班人员到位,做好防抗工作准备,做好信息收集汇报工作。 |
实行24小时值班和分管领导带班制度;各重要部位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每两小时上报情况,重大、突发情况及时报街道防汛办,及时动员地灾点、危房的群众转移。 |
江头中队20名应急队伍在街道待命。 |
食堂做好参加防台风值班执勤人员的伙食保障工作。 |
按上级统一部署,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在岗值班时,社区主官或防汛分管在岗在位,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 |
发布台风预警一级,预计未来24小时内将有强台风及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影响或登陆厦门市时。 |
防御台风一级响应 |
党政主要领导到位,各街道领导到相应挂点社区组织指挥防台风工作。 |
1.街道防汛办实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 2.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3.按要求落实“三停一休”,并上报落实情况; 4.积极组织实施抢险救灾行动,做好群众转移,及时上报工情、灾情。 |
街道全员在岗,街道工作人员到相应挂点社区组织指导社区防汛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街道当班人员在防汛指挥部待命。 |
实行24小时值班和主要领导带班制度;各级防汛责任人上岗到位,应急突发信息采取零报告制度,每1小时上报情况。 |
江头中队30名应急队伍在街道待命。 |
备注:街道防汛值班电话:5522346,防汛值班传真:553779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