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04-0400-2025-00014
    • 备注/文号:厦湖教函〔2025〕40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教育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04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3018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6-04 11:13

      答复类别:A类

    张福添委员:

      《关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案》(第20253018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心理健康教育事关学生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区教育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场地,创新教育模式等多措并举,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开设专题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等建议,区教育局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建议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科学育儿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措施与成效

      (一)针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建议

      我区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体系,区属各中小学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保两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各学校紧密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开设挫折应对、人际关系、生涯规划等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各校根据校情,编写符合学生生情的校本教材和教师用书,在不同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类讲座。金尚中学正式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湖里中学正式出版生涯教育学生用书。组建积极心理课研发团队,以积极心理学为理念先导,研发出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心理健康课教材《小学生阳光心理学堂》及教学模式“阳光心理课模式”。课程建设注重以“游戏”“活动”体验为突破口,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去学会自我调适,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协调人际关系,以此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该项目以“聚焦学习品质培养的小学阳光心理课单元整体教学模式设计研究”为研究课题,立项为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课题。

      (二)针对“开设专题教育课程”建议  

      张委员特地提出开设“过度游戏的危害”和“为什么要早睡”的专题教育课程的建议。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过度游戏和睡眠不足问题,我区中小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形式,以及邀请专家讲座等,开展“过度游戏的危害”专题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过度游戏对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同时,开设时间管理、科学作息等课程,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早睡”,讲解充足睡眠对学生成长发育、学习效率和情绪稳定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此外,这两个专题教育课程,我区学校在班会课、少先队活动课等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教育中均有涉及和渗透。如厦门市寨上小学通过“绿色上网,拒绝成瘾”心理健康活动月,开展心理漫画比赛,引导学生从海量网络资源中筛选有价值的信息,避免过度沉迷游戏。学校还通过主题观影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网络谜踪》,帮助学生认识到过度游戏的潜在危害。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通过开展睡眠主题班会课及《致家长一封信》,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睡眠管理,增强健康睡眠意识。

      (三)针对“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建议         

      我区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规范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使用,公办中小学都配备了专用的心理辅导室,不少中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积在200-600平方米不等。中小学校健全值班、预约、辅导、档案建设及移交等管理制度,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5小时。学校发布心理咨询邮箱和24小时心理热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心理辅导室不仅提供个体咨询服务,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评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我区不断完善家校联动机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亲子活动,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科学育儿能力。一是联合区委文明办开展“幸‘湖’有‘里’”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项目,从家庭、亲子、成长等方面培育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和家庭观。2024年已走进10所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共59场151课时,累计服务学生及学生家长超5100人/次;2025年将继续走进12所学校开展该项目。二是引入社会工作服务力量,实施“树蕙湖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截至2025年4月30日,项目已走进41所学校开展讲座41场,服务学生及家长8362人。三是充分发挥湖里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作用,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校外服务力量。2024年辅导站共提供心理咨询服务807人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86场覆盖人数达16436人次。2025年以来,辅导站共为228人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展27场心理健康讲座和团辅活动服务3278人次,有效缓解学生压力、提升家长教育技能,促进家庭关系良好发展。

      (四)针对“实施个性化教学与评价”建议

      区属中小学积极倡导“因材施教”理念,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标准,减少对单一成绩的过度依赖,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家庭教育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解并支持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例如,学校通过班级活动、校园文化节、荣誉墙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文学等领域的多元才能,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重视他们的品德修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表现。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方式,学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在学业、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健康成长。此外,学校还通过数字赋能优化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情况,鼓励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成长过程,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如厦门市龙湫亭实验学校创新“互联网+德育增值评价”,自主开发五育积分系统无缝对接日常教育教学,融入“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及自助刷脸兑盲盒奖励机制,立体地实现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革新传统德育评价模式,让评价“显而易见”。东渡第二小学在“自然教育”理念下,以“凤凰花文明储蓄”激励学生实现“五育并举”;学校还创新推出了“五美少年”评价机制,通过每月评选“五美少年”,实现月月有先进、人人争榜样,促成学生思想道德良性发展。

      (五)针对“开展多元竞赛与亲子活动”建议

      我区中小学积极创设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每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月、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举办艺术节、体育节、科学节等大型活动,如湖里区“青苗奖”文艺汇演,湖里区中小学生合唱展演,湖里区中小学生绘画、书法(篆刻)、科幻画、摄影作品比赛,湖里区篮球锦标赛、乒乓球锦标赛等,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展示他们在艺术、体育、科技等领域的才能。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沙龙、亲子团体辅导等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例如,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展以“欢乐元宵 蛇舞新春”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厦门金安教育集团吕岭校区举办的“最美劳动人”亲子读书会活动,通过游戏互动、讲座分享、阅读书籍、贺卡祝福环节,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感恩的力量。在这些活动中,家长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一步支持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厦门市禾山中学开展“家有爸妈”心理剧团辅活动和“家有儿女”亲子关系主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亲子团体辅导活动中,家长和孩子通过互动游戏、心理体验等方式,加深彼此的理解与沟通,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活动,不断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针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议

      目前我区有37所普通公办中小学(不含特殊教育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53人,均配已按1:1000的师生比配齐。现有市级专家型教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省市名师工作室各1个。我区充分利用名师优质资源,通过课题研究、成长团体工作坊等各类专题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我区心理老师在市技能赛、创新赛、优质课比赛、“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真正把湖里心育教研阵地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如金林湾实验学校苏巧妙获省技能赛二等奖、禾山中学陈婧的心理课入选省心理精品课、禾山中学傅绿茵获市技能赛特等奖等。

      我区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心理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辅导技能。例如,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内容涵盖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等,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同时,我区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网络研修活动,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学习最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案例,提升专业水平。此外,搭建区级层面教研平台,定期组织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辅导心得,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成长。区教师进修学校每年暑期组织心理教师、班主任等走进国内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培训,通过这些培训和学习活动,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能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进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资源和师资不足。专题教育课程的覆盖面有限,部分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和教学资源,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难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导致课程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二是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家校联动机制尚未完全落实,部分学校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家长参与度不高,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理解和支持不足,活动效果受限,未能充分发挥亲子活动的教育功能。三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民办学校),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个性化教学的实施难度较大。

      (二)今后推进计划

      一是进一步规范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依托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教研组开发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确保课时充足;扩大专题教育课程的覆盖面,确保每所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专题课程;邀请更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丰富课程内容;开发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如视频、游戏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进一步提升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加强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提供更多实践案例和教学资源;提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培训和督导。增加实践环节,提升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和合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家校联动机制。通过家长会和家校沟通平台,提升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设计更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亲子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如“家庭游戏时间管理计划”和“早睡早起挑战赛”,促进家庭和谐,增强活动的教育意义。

      区政府分管领导:王达

      承办单位领导:贾新辉

      承办单位联系人:扈美莲           联系电话:5722769                            

                                           湖里区教育局

      2025年6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区政府办公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