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2144-0200-2025-00001
- 备注/文号:厦湖城综〔2025〕3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湖里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1-09
各科室、中队,东渡港区综合执法大队、湖里区机动大队:
经研究,现将《湖里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望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湖里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1月9日
湖里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执法局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深化完善大城管“一套体制”,抓实全面从严治党、城市治理、依法行政“三大主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系统提升城区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水平。
一、工作亮点
一是依托数字赋能,实现城市高效治理。充分发挥“大城管”机制高位统筹优势,牵头协调解决城市综合管理重点难点问题,下发考评通报,督促整改问题。依托湖里城市大脑,完善22个专题应用及油烟在线监测、工地噪声监测及渣土抛洒监测等10个预警监测系统,高效解决城市治理难题,获评福建省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全省首创为餐饮店安装24小时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获福建省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厅际联席会通报表扬。
二是深化精细管理,提升城市形象品质。落实疏导举措,推动摊规点设置,变“无序管理”为“有序经营”,市城中村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在我区召开,金安社区摊规点做法被《人民日报》刊载。健全“360”两违管控机制、城中村新增“两违”管控机制。聚焦市容环境问题,攻坚整治杂耍卖艺人员。试点首批共享单车AI智能视频巡检,实现框内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识别与预警。
三是主动靠前服务,推动城市共治共享。办好群众实事,按照“一季一主题”深入开展“金点子”活动。率先在全市制定《湖里区户外招牌设置指导意见》,明确城中村店招设置标准。15个店招获评全市高颜值店招,“马垅社商业街”和“联发东南天地集装箱街区”获全市十佳精品街。助力企业发展,先后解决7家企业广告招牌设置诉求。协调闲置场地作为共享单车临时中转点,帮助企业每年节省资金。
二、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持之以恒推进城管队伍建设
一是学习教育更深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方案序时推进,局党组班子带头学习,逐级加强指导,引导全局党员干部学深学透。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深入开展对照检查和自我剖析,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形象。打造“红色绣花匠”党建品牌,相关做法在人民网进行专题报道。分批组织党员干部到厦门市第一拘留所、厦门市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展览参观。二是制度机制更健全。全力配合省委巡视、区委巡查、审计、区纪委点题整治工作,强力推动发现问题即知即改。组织修订监督、管理、考核等刚性约束条款,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努力推动“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三是阵地建管更扎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主阵地”建管,抓好保密、档案、信息公开、舆情监控工作。组织全局城管职工子女开展“小小城管”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居民群众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并在央广网、人民号平台进行了报道。邀请厦门日报社舆情研究院舆情监控专家开展网络舆情专题培训,提升全局舆情应对处置水平。
(二)精益求精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一是治违体系更完善。健全“两违”全链条、全周期管控,巩固深化“360”两违管控机制,发放装修宣传册。探索完善城中村新增“两违”管控机制,助力城中村综合治理攻坚,“两违”综合治理工作在人民号平台进行宣传报道。二是城市管理更精细。坚持引摊入市,目前辖区共设置21处摊规点,为流动摊贩提供摊位,有效缓解外来人员就业压力。常态化落实文明创建要求,组织市容联合执法,纠正劝导违规行为。组织城中村户外招牌设计竞赛,评选4个村12个优胜设计方案。高标准保障东渡港区交通市容环境,擦亮美丽厦门旅游新名片。三是生态环境更优美。开展餐饮油烟扰民点题整治,全省首创为餐饮店安装24小时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相关做法在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建设报进行了报道。建立建筑废土联合执法机制,监控摄像头接驳城市大脑,对临时渣土中转站及路面污染的重点路段进行监控,相关做法在中国建设报、福建日报进行报道。
(三)依法行政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一是规范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执法公示等制度。承办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诉讼一审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100%。编印一问一答“口袋书”,组织各类执法业务培训,实行执法证件动态管理,一线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二是化解矛盾纠纷。主动接待群众来访,确保信访满意率;及时受理群众投诉举报,确保反馈率和办结率,全年受理12345平台投诉件数量同比下降。三是守牢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组织“拆窗破网”、违规广告、燃气安全等专项整治。试行户外广告设施区域集中管理模式,制作发放《户外广告招牌巡查检查记录公示牌》,督促商户按要求履行自行检查维护的主体责任。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控新拆旧,不断健全治违链条
一是严格落实网格巡查。保持高压态势,落实网格巡查,做好巡查记录和工作台账。强化点对点的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治违氛围。综合利用航摄图斑对比、湖里城市大脑监控、第三方信息采集等,优化立体巡查体系,确保违建严管快处,不断提升治理成效。二是加大核查处置力度。巩固深化湖里区住宅小区“360”新增两违全周期管控机制、湖里区加强城中村新增“两违”管控有关规定的落实,推进遗留卫片图斑整改核销工作。坚持“抓早抓小、露头就打”,加大对楼顶搭建、阳台外扩、违规装修等行为的巡查检查,发现“两违”线索立即组织核查,对新增“两违”及时依法处置到位。三是加强督导检查频次。每月至少组织1次“两违”问题线索的核查、处置情况抽查复核,及时查处错报、漏报、弄虚作假、虚假处置等问题。不定期抽查各中队落实新增“两违”巡查处置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予以通报。对于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等“两违”个案,及时进行督办。
(二)精管细治,持续优化环境面貌
一是强化科技赋能。拓展智慧平台应用场景,重点推进渣土车智慧管理、工地地磅安装项目、餐饮油烟监测系统、船舶定位信息介入等场景应用优化。推广共享单车AI智能巡检技术,扩大AI智能巡检范围。推动餐饮油烟净化设备研发改造提升,督促商家定期维护保养油烟净化设备。二是打造精品亮点。优化提升沿街店面适当跨店经营模式,有序推进临时摊规点建设,加强对临时摊规点及其周边的规范和管理。擦亮厦门东渡港区旅游新名片,做好重要时段专项保障任务。持续打造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广告招牌精品路段,编制湖里大道沿线和湾悦城商业片区广告设施设置详细规划,以点带面,推进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三是开展常态整治。坚持文明创建常态化,牵头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提升行动,常态整治占道经营、门前三包、垃圾分类不落实、非机动车乱停、违规养犬等行为。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落实,对已经整改的店家加强巡查防止反弹。持续整治噪声扰民、扬尘污染、建筑废土乱倾倒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助力提升辖区生态环境。
(三)依法行政,精准解决群众诉求
一是加强法治城管建设。持续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案件法制审核、重大行政决定集体讨论等机制运行。充分利用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开展线上执法办案。持续加强执法业务培训,丰富法律专业讲座、诉讼庭审旁听、典型案例研讨交流等培训形式,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二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盯群众投诉热点难点,抓好初信初访办理,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发展,加大广告招牌设置的审批指导,推动户外广告设施设置审批窗口专班有序运行。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聚焦城管主责主业,采取新旧载体相结合、线上线下相配套的方式讲好城管故事。持续做好保密、档案、信息公开工作,加强网评员队伍培训、网络舆情监测,积极稳妥应对舆情。三是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抓好城管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广告招牌巡查检查,分类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楚;压实主体责任,落实广告招牌安全检测。与区住建局、华润燃气公司等部门建立会商与联合巡查执法制度,加大燃气安全执法。强化防台抗汛组织保障,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全面筑牢安全屏障。
(四)从严管理,规范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抓作风建设。突出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定期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夯实理论基础并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强大动力。突出常态化警示教育,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党课,坚持以案促学,以案说纪,确保警示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班子成员、科室和中队领导、执法队员、协查员,分层级每年至少落实一次常规约谈,既谈工作、谈方法,更谈思想、谈生活,并将廉政提醒贯穿监督全过程,坚决守牢底线。二是抓制度规范。着力从制度机制上补短板、破难题、固根本,抓实省委巡视、区委巡察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点题整治成果运用,建立常态长效制度机制,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完善干部、协查员平时考核季分析、月考核制度落实,有效运用考核结果,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充分发挥以考促管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成效。三是抓监督检查。明确责任体系,强化局党组负总责、层层抓落实的扁平化队伍管理机制,班子成员挂钩中队,不仅看检查次数,更看解难招数,实现从“挂名”到“挂钩”的真正转变。强化挂图作战,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列清单,开展经常性督查检查,逐件对照销号。对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不高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对因履职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处理。严格落实《全体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办法》,邀请干部家属积极参与,每年底召开一次家属代表座谈会,同向发力、双向反馈,构筑单位、家庭、个人共同防御的立体监督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